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風能是否將成為對抗碳排放的先鋒衛士?

2019-7-16 15:33 來源: DNVGL能源

風能是否將成為對抗碳排放的先鋒衛士?


前段時間,風能人自己的圈子開始紀念一個年輕卻充滿活力的主題節日——全球風能日。這個節日由歐洲風能協會(EWEA)和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組織發起,定在每年6月15日,業界借此機會慶祝風能技術,促進信息共享,并向公眾宣傳風力發電的環境效益。今年,我們已經迎來了第十個全球風能日。10年風能技術迅速發展和應用的背后,我們也不禁思考,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風能的力量究竟如何?

未來可再生能源電力將占據主導地位

自2015年以來,全球已經連續四年刷新最熱年份的記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上升,從2010年的331億噸增加到2018年的371億噸。371億噸,讓人驚訝卻又似乎無可奈何的數據。盡管科學證據如此翔實,卻仍有許多人對氣候變化持懷疑態度。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簽訂,這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旨在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1.5℃—2℃之間,也讓整個世界為應對氣候變暖做好準備。

盡管如此,人類行為還是完全不在控制之內。要真正實現減排,我們需要尋求包括能源供應、工業、交通、住房、糧食、農業等各個領域的清潔發展之路。

僅從電力行業而言,我們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根據DNV GL 發布的《2018能源轉型展望(ETO)》報告,未來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光伏和風能)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趨勢,并且到2050年在電力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到2050年,太陽能(3.120, 0.00, 0.00%)光伏發電將占40%,風電占29%。盡管陸上風電會占主導地位,但海上風電的貢獻力也將在本世紀中葉顯著增加,達到風電總發電量的20%左右。該報告還特別提到,目前海上風電發電量占全球發電量的0.3%,陸上風電則占4.2%。然而,按照預測趨勢發展,到2050年,海上風電占有率將達到6%,陸上風電達到23%。這意味著風能技術的應用顯著增加。

多股力量驅動風電持續增長

那么,在風能持續增長的趨勢背后,是一股怎樣的力量呢?

首先,在過去幾年,風電行業的成本大幅下降。2015年至2018年,海上風電的成本幾乎腰斬,零補貼競拍在歐洲變得越來越常見。技術方面的推動,譬如風機容量的增大,也使風電場項目能夠用更少的機組發出更多的電力。另外,運維技能和系統的優化也讓風電場表現更好,如數字孿生體(digital twins),既提高了能效,又提升了回報率。

其次,技能和經驗在風電行業的持續性發展過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自從1975年第一個現代化的風電場在加州建設以來,業界一直致力于探索風電場全生命周期中的技術改進和專業知識積累。過去近50年里,這一驅動力讓風電行業取得了成功,并達到了一個歷史新高度。

然而,這還遠遠不夠。眾所周知,道路運輸是全球眾多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交通工具產生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已經面世的新技術,如電動汽車,很有潛力與風電成為最佳搭檔。我們知道,風電機組一天24小時都能發電,而用電高峰通常發生在白天,這意味著夜間發出的電力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不過,電動汽車的出現可以平衡這一情況,因為電動汽車可以在夜間充電,使用之前用不上任何能源。這種方法將有助于交通運輸行業實現零排放。據預測,2030年至2035年,混合動力通勤飛機的飛行里程將達到1000公里,這將使風能在推動交通可持續發展上發揮核心作用。

多年來,公眾對風電行業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在風電發展早期,反對開發風電場的情況不在少數。但今昔不同往日,如今,能源行業、政府機構和普通民眾都已經充分意識到風能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帶來的環境效益。

碳減排,步履不停

向低碳的未來邁進,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對抗碳排放不斷上升的問題,人類有許多清潔能源技術可以駕馭,包括能效提高、生物質能、水電和太陽能,而風能將繼續作為這些能源轉型戰隊中的先鋒衛士。憑借其標志性的設計形象、振興當地社區和驅動經濟的能力,它正迅速成為清潔、可再生的低碳未來“標準”。

如今,風電不僅是新一代高性價比的可再生能源技術,而且在很多情況下,當你將其能源成本與傳統化石能源進行比較時,你會發現風電也是新一代能源選項中最具性價比的。因此,適逢全球風能日10周年之際,我們應該感謝和擁抱過去10年風能界所取得的所有成績,也期待未來風能有更精彩的成績。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