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順昌縣國有林場在
福建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6.9萬噸竹林
碳匯,以每噸18元、總價124.2萬元銷售給智勝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開我省竹林碳匯交易先河。
作為林業碳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竹林碳匯是對照碳匯林實施標準,通過科學管護、合理經營,最大限度提高竹林生長量,增強其固碳能力、生態功能。而竹林碳匯交易,是通過
市場化機制,實現竹林生態價值轉化的有效途徑。
“2017年,我們出資注冊了順昌縣寶杉碳匯技術服務中心,開始自主設計并實施竹林碳匯項目。”順昌縣國有林場場長趙剛源介紹,此次實施的竹林碳匯項目面積約3.4萬畝,經測算,30年項目活動期可產生碳匯
減排量25.7萬噸,預計經營利潤超過400萬元。
“順昌縣國有林場完成的這筆碳匯交易,是國內首個經省級主管部門審核備案進入
碳市場并達成交易的竹林碳匯項目。”來自國家發改委批準的林業碳匯項目
第三方審核機構、
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的審核專家孟兵站介紹說,“這是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點竹成金’,也充分證明了‘竹子呼吸’很值錢。”
福建省擁有1600多萬畝竹林,面積位居全國首位,僅南平市竹林面積就達600多萬畝,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按照順昌竹林碳匯項目產生的效益,“錢”景巨大。
當前,順昌以試點全省首家“森林生態銀行”建設為契機,除實施竹林碳匯項目外,還策劃開發綜合性扶貧碳匯(單株碳匯)項目,與貧困戶、貧困村合作,整合、優化分散、碎片資源,通過市場化運作機制,更好實現生態得綠、林農得利、企業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