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監(jiān)測組織(Global Energy Monitor)日前發(fā)布報告顯示,受北美開采熱潮和亞洲天然氣進口的推動,全球液化天然氣(LNG)產能在近期將增加兩倍。天然氣開采和
運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甲烷,天然氣產能的擴建將鎖定數10年的高排放量,與《巴黎協(xié)定》的氣候目標相沖突,同時還面臨1.3萬億美元資產擱淺的風險。
報告指出,全球至少有202個LNG終端項目正在開發(fā)中,包括116個出口終端和86個進口終端。 這些項目將使全球LNG出口能力增加兩倍。在終端項目上投入最大的十大國家是美國(5070億美元)、加拿大(4100億美元)、俄羅斯(860億美元)、澳大利亞(380億美元)、坦桑尼亞(250億美元)、中國(240億美元)、印度尼西亞(240億美元)、莫桑比克(230億美元)、伊朗(210億美元)和巴布亞新幾內亞(170億美元)。因為天然氣開采和供應過程中的甲烷泄漏,LNG擴張規(guī)模對全球變暖的加劇作用不比煤電廠的擴張更小。
“液化天然氣正在快速發(fā)展,但甲烷排放的負面影響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報告共同作者、全球能源監(jiān)測組織執(zhí)行主任Ted Nace說。
依據IPCC的計算,在20年的周期內,甲烷引發(fā)全球變暖的效力是二氧化碳的86倍。在100年的周期內,甲烷的效力是二氧化碳的34倍。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研究結果表明, 要實現(xiàn)《巴黎協(xié)定》的溫升控制目標,全球的天然氣消費在2020年后需要大幅減少,而現(xiàn)在的大規(guī)模基礎設施擴建將引發(fā)天然氣消費的長期增長,不利于實現(xiàn)全球氣候行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