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合會外方首席顧問魏仲加:學習中國經驗 推動世界綠色發展進程
近年來,中國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開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我們可以看到,如今中國生態環境保護頂層設計加強,空氣污染程度降低,水環境質量改善,森林面積得到保護和增加。
中國在綠色創新方面也正引領潮流,例如利用大數據實現綠色建設彎道超車,跳躍出原來循規蹈矩的模式,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智慧。中國在生態環境補償和生態紅線劃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還將要在2020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碳
市場,這些都是中國的創舉,每個舉措都值得我們關注,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中國對綠色發展的承諾世界有目共睹,今年的國合會年會也是一個很好的機遇,讓我們共同探討中國和世界如何在發展的同時,做出真正的改變,例如改變能源體系,更好應對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并且遏制物種滅絕、棲息地破壞等現象。
與此同時,中國也開始注重向高質量綠色發展轉型,推動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質量共同提升。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GDP理論的經濟學家就曾發出警告,說GDP可能會引起人們對發展質量和速度、體量關系的誤解,并呼吁改革。而如今,這一改革也變得更加迫切,因為環境的外部性正在傷害經濟發展的可預測性。很多專題組的同事也提出了我們需要完善GDP體系,用其他的一些指標來輔助,以更好地去關注我們的自然資本和人類福祉,而中國逐漸成為這一改革的領軍者,正在努力走出GDP的誤區。
2020年秋天,中國將主辦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第15次締約國大會。我們知道有很多目標的實現還在推進中,我們很多同事也都在為打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常態而努力。中國將要主辦生物多樣性第15次締約國大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共享經驗的良機,相信將會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
目前,幾乎每天我們都看到有新的氣候友好型的技術或
政策在不斷地落地,譬如電動汽車、綠色金融等。然而,我們也要認識到,困難依舊在眼前。國際能源組織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2018年的溫室氣體排放再次上升。正因此,為了改變現狀,我們就必須借鑒各種創新舉措,并將推動其落地,進而逐步規模化。而在我看來,如果說有一個國家可以做到這件事,我認為就是中國。中國不僅重視國內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還堅持通過多邊倡議,例如綠色“一帶一路”的倡議等向全球推廣成功經驗。
下面就我們今年的報告重點關注的幾個
問題,向大家做一個介紹。
首先是性別問題。這個問題一直是我們工作當中的一個重點問題,未來我們也將采取更多的措施更好地推動性別平等。這不僅是一項正確的選擇,更是一項明智的選擇。經濟數據告訴我們,一個體制中,如果有更多的女性領導者,將可以更好地運作,也更加具有市場競爭力。
其次是治理和政策的統一性和一致性。這一模式的合理運用,可以更好推動綠色發展。綠色發展不僅需要政策設計方面協調,執行方面也要落到實處。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多很好的例子,包括德國、芬蘭等,他們也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海洋環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最后是借用經濟和金融工具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例如,綠色采購的規模化就給人們提供了購買綠色服務和綠色產品的機會。我也希望我們的循環經濟可以走出一條更加低碳的道路,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同時創造勞動力市場的公平性。
我認為國合會的工作內涵已經和當初成立之時不一樣了,因為世界和中國都在不停地改變,如今世界更加需要和希望學習中國在生態環保領域具有領導力的經驗和案例。我覺得我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良機,可以更好地推進我們的工作。我非常期待和各位通力合作,尋找一個更好的雙向交流渠道,更好地讓國際伙伴加入進來,攜手努力進行實時的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