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在藍色的海和天之間的華潤
電力海豐電廠,亞洲首個多技術開放國際碳捕集技術測試平臺——廣東省碳捕集測試項目正式投入運行。該項目由華潤電力集團牽手中英(廣東)CCUS中心和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共同開發建設,一期總投資約1億元人民幣,每年可捕集2萬噸二氧化碳 。
昨天,來自國家生態環境部,英國商業、能源與產業戰略部,亞洲開發銀行,美國和挪威駐華大使館,以及華潤電力集團的代表共同見證了項目投產儀式,并與各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業內專家一同參加同時舉行的第五屆廣東省國際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研討會。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是一項新興的二氧化碳
減排的重要技術,對控制全球氣候變化及溫室效應具有積極的意義。該技術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頒布了CCUS技術的發展戰略,我國在近年來也通過政府宏觀調控和支持,令許多企業和科研單位參與有關的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廣東省在創建國家低碳示范省的過程中,也在推動CCUS技術研發與產業化。2013年9月,廣東省開始與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進行合作,由中英(廣東)CCUS中心、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院、英國愛丁堡大學與華潤電力集團,在華潤電力海豐電廠共同開展CCUS科技示范項目。于15日正式投產的廣東省碳捕集測試平臺,是繼美國、挪威之后世界第三個該技術的國際性測試平臺,可吸引各國科學家來進行多種碳捕集技術的測試與對比,以尋求最佳的降低捕集成本與能耗的技術方案及材料設備,這將為廣東省及我國乃至世界應對氣候變化,推動CCUS技術發展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