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已在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政務管理等多個行業落地。隨著能源革命的推進,區塊鏈技術在能源領域也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區塊鏈在能源領域應用場景
多能互補:不同能源系統動態共享數據,優化自身系統。
碳交易:將碳資產數字化,實時跟蹤碳交易和記錄配額分配。
能源交易模式:實現消費者自動購售電,提升交易結算效率。
源、網、荷、儲:構建面向源、網、荷、儲全鏈互動的區塊鏈能源交易體系。
能源金融模式:管控履約風險,創造多種資產組合形式。
2008年,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的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帶火了區塊鏈,帶來一種全新的交易模式。至今,區塊鏈已經發展10余年而熱度不減,名副其實地成為21世紀新興技術界的“網紅”。
而隨著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和泛在
電力物聯網的加速建設,區塊鏈技術在能源領域也有了更廣泛的開發與應用。
區塊鏈技術從起步到發展
區塊鏈可以簡單理解地為一種去中心化全鏈條可見、全節點可信的分布式記賬技術。此技術不僅省去了中間介質,還將每個參與者納入到同一個體系,保障了整個過程的安全、透明。
基于不可篡改、集體維護和交易防抵賴特性,區塊鏈技術可以打通全鏈條的數據協同和信任體系,以生產工具進步推進生產關系變革,構建起弱業務連接向強數據互通的新型商業模式。目前,區塊鏈技術已在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政務管理等多個行業落地,可謂“哪里有數據,哪里就有區塊鏈”。
在能源革命全面提速的大背景下,能源正朝著全面互聯網化方向發展。開放互聯成為能源互聯網的基本特征,隨之而來的是能源企業業務范圍的延伸。這給能源行業的管理水平和協同效率帶來了諸多挑戰。而區塊鏈技術的開放、共享、協同的技術形態與能源互聯網的基本特征十分吻合。近年來,在世界各國已有多個能源區塊鏈項目落地。
2016年年初,美國能源公司LO3 Energy與區塊鏈技術企業ConsenSys率先在紐約推出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微電網售電項目。該項目以區塊鏈網絡作為分布式機制,通過智能合約實現了小范圍內的居民余電轉售功能。目前,該項目已成功應用于光伏微電網售電。這是區塊鏈技術在能源領域的初次嘗試。
在德國成立的Conjoule公司為可再生能源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開發了一個P2P
市場。在這個市場平臺上,家中安裝光伏的用戶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出售剩余的電力,所有交易會被記錄在區塊鏈平臺上。
總部位于南非的Sun Exchange公司則和相關光伏企業搭建了太陽能發電設施,投資者可以對太陽能區塊進行投資。項目安裝完成后,生產的電力出售給當地社區,而投資者可獲得相應份額的回報。在這個過程中,整個網絡正是采用了區塊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