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解讀我國碳金融市場發展的戰略路徑

2014-8-25 10:29 來源: 易碳家期刊

三、逐步提高碳金融市場微觀主體參與能力

       碳金融市場微觀主體包括:企業、金融機構以及政府,碳金融市場的發展需要這些微觀主體逐步改善自身,協作促進。企業層面應當樹立積極減排意識、正確認識自身所能實現的潛在減排量,衡量實施減排的成本與收益,選擇適宜的CDM合作項目,在參與項目合作的同時注重先進技術的引進和消化。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以應對CDM項目的較為復雜嚴格的業務流程。政府層面盡快制定碳金融市場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碳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隨著CDM在我國實踐的深入,迫切需要政府健全CDM項目的管理制度,引導、培育和規范CDM市場,豐富CDM項目的減排類型,鼓勵企業參與垃圾焚燒發電、N2O分解消除、能效提高等項目對我國環境社會意義較大的CDM項目。通過政策傾斜引導金融機構參與碳金融市場,為企業CDM項目以及自愿減排項目提供投融資等服務。金融機構層面,應積極拓展目前的綠色信貸業務,支持可持續發展項目,同時注重積極尋找規避和控制風險的方法和機制,如:創新碳權質押貸款等融資途徑。積極創新如碳證券、碳基金、碳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在參與碳金融市場的同時又加強了市場的流動性。參與為碳排放交易方的項目提供財務顧問服務、咨詢服務及其他服務等碳金融中間業務,有助于參與整個項目的開發過程,不僅能帶來收入還能夠有效地評估和監測項目風險。

四、注意監管和規制碳金融市場風險

       碳金融市場蘊含著多種風險,如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以及政策風險等等,其中政策風險尤為突出。一方面是由于CDM審批嚴格復雜項目而產生的認證風險,另一方面是基于后京都時代國際碳交易政策的不確定性風險。這些對于金融機構對于碳金融市場的介入,比如CDM項目的投融資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金融機構要健全碳金融業務風險的管理,在提供綠色信貸的過程中,應該選擇經濟實力強、外部擔保好的碳金融交易項目,也可以以分期資金投入的方式降低信用風險。CDM項目審批時間較長、開發周期長,要加強對項目特有風險的識別、監測和控制。也可以探索諸如碳金融責任險等商業保險的形式,對風險進行轉移。另外,建議一個專門的碳金融市場監管組織機構已經十分必要。當前我國的碳金融政策主要是由國家發改委氣候變化司出臺,地方設有CDM服務中心針對清潔發展機制進行服務和管理。這種情況已經不適合當前的發展趨勢。自愿減排市場體系的不斷構建以及其本身的復雜性,登記結算制度的不健全和懲罰機制的缺失,導致監管風險的增加。一個強有力的監管部門是規避碳金融市場風險的必然要求。

五、積極優化和培育碳金融發展環境

       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是碳金融市場構建和完善的保障。首先要突出政府對于碳金融業務的扶持態度,引導企業樹立良好低碳經濟發展意識。據易碳家了解到,盡管我國CDM項目發展迅速,但是發展空間依然很大,而且自愿交易市場上成交項目寥寥無幾,政策上積極宣傳和引導,增強企業的節能減排意識,促進一些能源消耗量大的重工業企業積極參與碳交易,營造一個寬松的碳金融市場發展環境。其次,完善碳金融市場發展的制度框架。在當前《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制定碳金融市場管理條例或法規,明確市場買賣雙方所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健全監管和懲罰機制,使得碳排放權交易有法可依,提高碳金融市場運行的穩定性,降低金融機構介入碳金融市場的風險預期,增強其業務拓展和模式創新的積極性。第三,基于我國碳金融市場相對落后于發達國家的現狀,健全碳金融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機制,加強碳金融方面人才的培養和儲備,積極學習和借鑒國外的經驗,為我國碳金融市場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比如在大學的管理學、經濟學環境保護等學科設置關于碳金融的研究方向,培養立足于發展前沿、知識結構豐富的低碳經濟人才,對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人員開展關于碳金融的知識培訓,為碳金融市場發展提供良好的人才軟環境支持。(完)易碳家期刊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碳金融理論與實務”高級課程培訓將在9月中旬開班  培訓報名官網:http://www.tanjinrong.cn/
12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