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成果
自2007年歐洲投資銀行發行全球第一只綠色債券起,綠色債券已經成為全球推進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金融工具。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為重要的綠色債券
市場之一,發行總量持續位列全球綠色債券總量的前列。
近年來,在各部門相關
政策支持下,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日趨完善。市場規模逐年擴張,發行人地區分布更加多元,更多省份實現了貼標綠色債券零突破。綠色債券品種結構豐富,基本覆蓋了債券市場的主流品種,除傳統的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等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外,資產支持證券、短期融資券等創新品種同樣具有強勁的發展勢頭,2018年成功發行18只綠色ABS,同比增長80%,總規模達到154.78億元。
在發行主體方面,更多的非金融企業參與到了綠色債券的發行當中,發行主體結構日益豐富、發行意愿不斷提高,涉及了銀行、資本貨物、公用事業等11個二級行業,募集資金用途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在發行機制方面,綠色債券的
第三方評估
認證和信息披露工作越來越完善、具體,在規范性和市場透明度方面不斷提高。多只綠色債券指數的發布更是很好地衡量了綠色債券的價值。在國際層面,中國境內主體積極在國際市場發行綠色債券,綠色熊貓債的發行也是從無到有,在2019年4月9日中誠信協助
江蘇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第一期綠色金融債券的簿記建檔,這也是中國境內首單通過國內及國外雙重綠色認證的債券產品,加深了具有綠色偏好的國際投資者對我國境內綠色債券的了解。
綠色債券的環境效益也非常喜人,據中債資信測算,2017年發行的綠色債券,整體預計每年將累計產生
節能量1.05億噸標準煤,約占2016年能源消耗總量的2.41%,
減排二氧化碳2.77億噸,綠色效果十分顯著。
總體來說,我國的綠色債券市場正在高速發展,在國際綠債市場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綠色債券為我國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推動實現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千年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