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對環境污染重拳頻出,行政執法及刑事處罰力度不斷加大,環境污染刑事懲處的比例不斷提高。近期,兩高三部印發《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有關
問題座談會紀要》(下稱《環境刑事紀要》),進一步加大對環境污染刑事犯罪的懲治力度。對此,結合近幾年辦理環境污染刑事犯罪案件的經驗,我們梳理回顧了2018年全國法院污染環境罪刑事判決的相關情況,以供相關
市場主體參考。
一、最近幾年污染環境罪數量大幅增長,2018年小有回落
經統計2012-2018年污染環境罪的公開判決情況,污染環境罪數量整體上升明顯,尤其是2014年之后呈現井噴式增長。這應該與我國十八大之后強力治污、環境污染刑事解釋修訂、環保部門全國范圍中央環保督察嚴厲查處污染環境行為有明顯關系。
根據通過公開渠道檢索的情況[1],2018年全國公布的污染環境罪刑事判決共計1380起。判決數量較2017年略有減少,一方面可能反映了此前幾年污染環境整治的效果明顯,嚴重污染環境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也可能與2018年判決尚未全部公開有關。
二、2018年污染環境罪刑事判決地區分布情況以及量刑整體情況
1.地區分布不均衡,發達地區案件數量占比明顯
華北、華東、華南三個地區,污染環境罪案件數量占全年總體公開刑事案件數量的84%。一方面與華東、華北、華南這些地區經濟發達,排污量較大的生產型企業相對較多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和發達地區對環境監管更加嚴格有關。
2.基礎量刑為多數,加重量刑為少數
污染環境罪有兩檔法定量刑幅度,基礎量刑幅度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加重量刑幅度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根據統計,在已經判決的1380起案件中,1021起案件(占比約74%)的量刑適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66起案件(占比約5%)被法院認定“后果特別嚴重”,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于一些犯罪情節較輕的,有259起案件(占比約19%)判處了拘役,21起案件僅對個人單處罰金,13起案件免予刑事處罰。
3.40%的案件適用緩刑,4%的案件適用禁止令
根據統計,污染環境罪緩刑適用比例達40%。根據刑法的規定,該類犯罪在緩刑考驗期內可適用禁止令,目前占總體案件數量的4%,占判處緩刑案件數量的10%。
《環境刑事紀要》進一步強調對緩刑的適用要慎重,尤其是情節惡劣、社會反映強烈的案件,不得適用緩刑、免予刑事處罰。對于判處緩刑的被告人,一般應當同時宣告禁止令。
根據該項要求,污染環境罪未來的判決可能會更嚴格適用緩刑,同時提高緩刑期間禁止令的適用。
三、單位犯污染環境罪的情況
1.單位犯罪總體占比較低
污染環境罪的犯罪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根據統計,2018年全國法院公開判決的1380起案件中,涉及單位犯罪的為131起案件,占比約9%。其中,有1起案件檢察機關起訴了單位,人民法院最終未判處單位犯罪;其余130起人民法院判決認定構成單位犯罪。
2.重污染企業仍占主流,環保綠化企業增多
污染環境罪涉及的行業[2]越來越多樣化。根據初步判斷,涉及7個不同行業。但是傳統的制造業,尤其是機械機電、建筑
建材、石油
化工、
冶金礦產幾類重污染行業,今年仍然是污染環境犯罪的高發領域。另外,環保綠化行業出現的污染環境行為也明顯增多。
3.單位高層管理人員被追責較多
我國刑法對于污染環境罪的單位犯罪實行雙罰制,對單位判處罰金刑的同時,還要對相關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根據統計,法定代表人、公司負責人、實際經營者、生產管理負責人、安環負責人都有可能成為單位犯罪的責任人員。其中,法定代表人、公司負責人被認定的比例最高,這與此類人員實際參與生產經營管理,往往有決策權,或者對于污染行為往往采取默許縱容態度有關,加大對此類人員的打擊力度,有利于防止企業實施污染環境行為。
除此之外,我們注意到,有12起案件,將股東、投資人等出資人作為單位犯罪的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這與《環境刑事紀要》里要求重點打擊出資者、經營者、實際獲利者的刑事趨勢也吻合。
4.單位犯罪下,承擔責任自然人的刑罰力度略輕于個人犯罪
根據統計,130起單位犯罪的案件中,有79起案件(占比約61%),對于單位犯罪的責任人員采取了緩刑、單處罰金、免予刑事處罰或未追究刑事責任。這一比例明顯高于總體案件中的比例(占比43%)。
《環境刑事紀要》進一步明確了單位犯罪的認定問題,規定了單位犯罪的認定標準,今后可能會強化對單位犯罪的刑罰力度。
本文回顧了2018年全國污染環境罪刑事判決的基本情況,后續系列文章將圍繞相關重點問題進一步分析研究。
[1] 本文章相關數據統計截止至2019年2月26日,系以“污染環境罪+判決書+2018年”為關鍵詞在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庫案例-裁判文書一欄高級檢索統計得出,不排除2018年部分案例未公開或未收錄到該信息庫的情況,相關數據僅供參考。
[2] 行業類型的分類參考《財富中國》根據發達國家的行業界定與行業演變規則,對中國的行業進行的新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