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19年行動計劃》(以下統稱《行動計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2019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行動計劃”堅持
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深化大氣污染防治“一微克”行動,聚焦柴油貨車、揚塵、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在大氣領域,“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全市PM2.5年均濃度、三年滑動平均濃度力爭繼續下降。
針對本地PM2.5第一大污染來源移動源,北京市提出“換、限、查、提”等措施。其中,“換”指的是加快國Ⅲ高排放柴油車淘汰,推進新能源車使用。機動車的更新換代,尤其是燃油車置換為新能源汽車,可以進一步優化北京市機動車存量結構,大大減少機動車污染排放,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因此,油改電經濟激勵
政策已經逐步在北京市部分區縣開展探索和實踐。
記者從北京環境交易所獲悉,環交所受政府委托先后搭建了北京市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平臺和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管理系統。2018年累計審核通過符合高排放柴油車淘汰政策車輛約5萬輛,發放補貼突破16億元,審核完成新能源車近5萬輛,發放補貼資金約14億元,進一步改善了首都空氣質量。
自2011年8月1日起,北京市推行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政策,以削減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總量、改善空氣質量為目標,通過經濟鼓勵區域限行相結合的方式,促進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優化機動車存量結構。根據授權,由環交所負責審核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信息,通過交易辦理平臺為符合條件的車主辦理政府補助和企業獎勵相關手續。此外,環交所作為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財政補助資金發放服務唯一
第三方交易辦理平臺,自2014年1月1日起辦理政府補助發放工作。
目前,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近6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20萬。研究表明,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北京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據測算,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氫化合物(HC),分別占到該類污染物全市排放總量的86%、56%和32%。2018年北京市發布新一輪細顆粒物(PM2.5)來源解析成果,在北京本地PM2.5來源中,移動源占比達45%。據最新統計數字,截至2018年12月底,北京環交所累計核發老舊車淘汰更新補貼和新能源推廣應用補貼122萬輛,發放補貼金額超130億元。
通過上述政策可以不斷減少機動車污染,逐步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和居住環境。并在確保汽車產業發展的同時騰出寶貴的環境容量,推動綠色發展和循環經濟,為首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建立促進老舊機動車淘汰的
市場體系,能夠進一步增強本市經濟競爭力,推動汽車產業優化升級,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