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北京碳核算能力提高了嗎? 清華大學這項研究給出答案

2019-2-13 21:48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 任敏

近日,清華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武漢大學等在《自然》子刊《自然?氣候變化》合作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中國早期碳市場企業排放報告一致性”。研究表明,從2012年到2015年,北京碳市場初期納入的400余家單位的自報數據與經過第三方核查CO2(二氧化碳)排放數據的差距從平均17%降至平均4%,單位自編排放報告中的錯誤數量從平均3.7條降至平均1.9條,由此表明,北京碳市場中各單位的碳核算和報告能力有所提高。

清華大學 官微圖

建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簡稱“碳市場”,是我國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做的莊嚴承諾。碳市場是以市場機制推動節能減碳的重要政策工具,能夠有效降低減排成本并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切實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從2011年起,我國在北京等7個省市啟動了地方碳交易試點工作。為了控制本市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治理大氣污染,2014年5月,北京市政府還公布了《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北京碳交易市場的規則。

此前,清華大學核研院張希良帶領能源管理與氣候政策團隊承擔了北京市試點碳市場和全國碳市場關鍵制度的研究設計任務。

“中國早期碳市場企業排放報告一致性”這項研究以在北京和湖北開展的兩個碳市場試點為對象,比較分析了參與碳市場的單位自報數據與經過第三方核查機構核查證實的CO2排放數據,就支撐碳市場運行的企業CO2排放報告與核查機制進行了深入探討。研究發現,單位自報數據和核查數據之間的差距在碳市場政策實施幾年后有顯著的下降。例如,北京碳市場初期納入的400余家單位,自報數據與經過第三方核查CO2(二氧化碳)排放數據的差距從2012年的平均17%下降到2014年和2015年的平均4%。研究還發現,從2012年到2015年,北京碳市場中每家單位自行編制的排放報告中的錯誤數量從平均3.7條降至平均1.9條,且因疏忽大意和對碳市場規則理解有誤而產生的誤報情況大幅減少。

該研究還利用計量經濟學模型進行了多項檢驗,檢查了是否有任何證據表明在數據報告和核查過程中存在單位故意誤報或與核查機構共謀的情況。研究并未發現這類證據。因此,研究認為,數據報告與核查機制的有效運行確使各單位的碳核算和報告能力有所提高。

生態環境部官方消息顯示,去年12月10日,在生態環境部、世界銀行等聯合主辦的“中國角”碳市場邊會活動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透露,截至2018年10月,我國地方碳交易試點7個試點省份的碳排放配額成交量達2.6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交易額約60億元人民幣。試點地區重點排放單位整體履約率保持了較高水平,低碳意識不斷提高。試點地區碳市場覆蓋的行業企業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實現雙降,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良好效果初步顯現,為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積累了寶貴經驗。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