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發布:
中國在快速地拓展可替代與非常規能源,盡管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傳統能源仍得到了大量資金支持,以補充國內緊缺的油氣供應,特別是位于中國中北部荒漠草原的煤炭氣化與液化設施建設、地處干旱的
內蒙古地區的新建煤、以及鄂爾多斯當地致密油與天然氣的開采。與此同時,上述區域中干旱與水資源緊缺
問題亦日益嚴重。對此,中國開始拓展例如海水淡化,廢水處理等各類水資源供應技術。
最近,中國能源研究室一篇刊登在《應用能源》的論文基于全面、自下而上的技術特征對中國的水與能源耦合關系進行系統、全面的建模,為中國未來的水與能源耦合關系的管理決策提供了深刻見解。
此文開發了綜合評估功能,允許項目相關人員對各類技術選擇與
政策決定進行權衡取舍,并基于不同情景進行假設/前提檢驗。
文章主要發現
中國的能源部門使用大量的水資源(約占工業用水的56%),水務部門的能源消耗目前占全國最終能源消耗1%并逐漸增長;
低碳能源通常能夠節約大量的水資源,然而內陸的核能擴張則不能;
在區域與地方層面,水與能源耦合問題的重要性與多樣性正在不斷加劇。
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中國水與能源之間日益加深的相互關聯,發展例如可再生能源、內陸核能等低碳技術的利弊權衡,以及在區域與地方層面的水與能源耦合問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