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發展中國家第一個CCUS環境指南實施2年產生了顯著影響

2019-1-23 13:17 來源: 城市溫室氣體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arbon Dioxide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或者CCS)是指將二氧化碳從工業或相關能源產業的排放源中分離出來,封存在地質構造中或加以利用,長期與大氣隔絕的過程,是以減少人為二氧化碳排放為目的的技術體系,其能夠實現化石能源利用的二氧化碳近零排放,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從國際經驗看,環境影響和環境風險是影響甚至決定CCUS項目實施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公眾關心的焦點問題,諸多國際大型CCUS項目都是由于環境問題而進展受阻。

中國十分重視CCUS技術的發展,也高度重視CCUS項目的環境影響和環境風險。2016年6月21日原環境保護部(現生態環境部)發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環境風險評估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對中國CCUS項目的環境友好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技術指導。

《指南》迄今歷時整兩年(2016~2018年),本文旨在評估其發布后發揮的作用和產生的影響,進而提出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和政策建議。

前言

CCUS作為一項新興的應對氣候變化技術,它在實施過程中面臨著高能耗、高投入和環境風險不確定性等挑戰。特別是CCUS的地質復雜性帶來的環境影響和環境風險的不確定性嚴重地制約著政府和公眾對這一最有效的二氧化碳減排技術的認知和接受程度。

中國在示范項目的選址、建設、運營和地質利用與封存場地關閉及關閉后的環境風險評估、監控等方面均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地質利用和封存等過程的環境影響與環境風險也缺乏必要的監管。

2013年原環境保護部(現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加強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試驗示范項目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環辦[2013]101號),提出“探索建立環境風險防控體系”、“推動環境標準規范制定”等要求。為落實該要求,原環境保護部(現生態環境部)科技標準司組織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等單位,開展了《指南》研究與制定工作,并于2016年6月21日發布。

《指南》作為發展中國家第一個CCUS環境風險評估技術文件,不僅填補了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領域的空白,也展現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指南》明確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環境風險評估的流程,推薦以定性評估為主的風險矩陣法,提出了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環境風險事件的應急措施,對于加強二氧化碳捕集、運輸、利用和封存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環境風險的管理具有里程碑意義,是對中國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技術法規的補充和完善。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