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中和新興經濟體需要煤炭低排技術的支持
代表全球排放量一半以上的二十四個國家(主要是發(fā)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已確定煤炭在“巴黎協定”下的國別貢獻(NDCs)中將繼續(xù)發(fā)揮作用。為了將環(huán)境要求與普遍獲得能源,能源安全以及社會和經濟發(fā)展的目標相結合,他們承諾部署HELE燃煤技術。十個國別貢獻還通過CCUS確定了近零二氧化
碳排放的作用。 CCUS不僅需要煤炭,還需要天然氣和工業(yè)來源,以確保全球溫度升高遠低于2°C。促進CCUS部署也有合理的經濟原因,分析表明,如果不進行廣泛部署,實現2°C目標的成本可能會上升138%的中位數7 - 相當于在本世紀剩下的時間里全球GDP累計約3%的成本8。國別貢獻確定的能力建設,技術轉讓和融資對加速所有低排放煤炭技術的部署至關重要。通過必要的WBG支持,可以加速從亞臨界到煤的零排放的轉變。世界銀行能源
政策改革導致了意想不到的后果盡管HELE技術有利于環(huán)境和清潔空氣,但分析顯示,新增加的裝機容量(1.83億千瓦)中,略多于三分之一將采用最高效的電廠設計。接近13%的在建或計劃中的全球產能將使用亞臨界技術。新增9400萬千瓦燃煤發(fā)電裝機容量的技術尚不清楚,或尚未宣布,這意味著有重大機會影響開發(fā)商選擇的技術類型。隨著融資選擇范圍的擴大,開發(fā)商將更傾向于選擇可用的最佳技術,從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擴大CCUS的安裝范圍。支持這一觀點的是,歐洲復興開發(fā)銀行從世界銀行獲得其政策方向的決定- -從波斯尼亞的斯坦納里電廠撤出支助- -可能導致開發(fā)人員將HELE電廠的原設計計劃折衷為一個亞臨界的電廠。放棄HELE技術的決定導致該項目的效率比最初計劃低了近10%,對電廠的排放狀況造成了影響。
新增9400萬千瓦燃煤發(fā)電裝機容量的技術尚未明晰,這意味著開發(fā)商選擇的技術類型將受到重大影響
幾乎沒有跡象表明,煤炭需求受到了WBG政策變化的不利影響。相反,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世界天然氣集團的立場可能產生了不正當的激勵,導致煤炭技術效率降低。這將產生重大影響,包括危及《巴黎協定》的目標。多邊開發(fā)銀行可以通過提高效率、透明度和遵守國際公認的HELE電廠設計標準,在鼓勵向低排放煤炭過渡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多邊開發(fā)銀行采取了排除煤炭的政策,替代融資伙伴填補了這一空白。這些合作伙伴并沒有始終如一地嚴格實施世界銀行等國際性多邊開發(fā)銀行歷來倡導的效率標準和環(huán)境保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