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潛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將單位質量的某種GHG在給定時間段內輻射強度的影響與等量二氧化碳輻射強度影響相關聯的系數,用于衡量相對于二氧化碳。在常見的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對全球變暖影響最大,也是最常見的溫室氣體,故以作為衡量標準。《京都議定書》是基于100年以上的時間跨度內脈動排放的全球變暖潛能值。從數學角度看,溫室氣體全球變暖潛值定義為從開始釋放一公斤該物質起,一段時間內輻射效應的對時間積分,相對于同條件下釋放一公斤參考氣體(二氧化碳)對應時間積分的比值。(來自: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常見溫室氣體全球變暖潛值(部分)
在100年時間跨度內的全球變暖潛值(GWP)
摘自ISO14064,由1996 年國家 GHG 清單報告指南提供
全球變暖潛值是衡量溫室氣體產生溫室效應能力的重要指標,對于計算企業的
碳排放有重要的作用。根據全球變暖潛值,我們就可以計算出在輻射強度上與某種溫室氣體質量相當的二氧化碳的量。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當量等于給定氣體的質量乘以它的全球變暖潛值。例如排放一噸甲烷所產生的溫室效應相當于排放21噸二氧化碳的作用效果。
由于溫室氣體潛值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不同檢測時間計算出的數據會有所不同,故在使用全球變暖潛值要特別注意檢查和標注數據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