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山東德州實施“五大行動計劃” 加快培育低碳發展新動能

2018-10-10 09:49 來源: 齊魯網 |作者: 王佳亮

從德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獲悉,日前德州市印發低碳發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到2020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0.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下降,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氫氟碳化物、甲烷、氧化亞氮、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力度進一步加大,碳匯能力顯著增強,綠色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公眾低碳意識明顯提升。

山東德州實施“五大行動計劃”


方案指出,要推進結構降碳、區域降碳、智慧降碳、市場降碳,瞄準電力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紙等高碳行業,改造提升傳統舊動能。要落實五大行動,加快培育低碳發展新動能。

(一)低碳能源倍增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口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7%,發電裝機容量突破300萬千瓦。

主要任務:堅持統籌規劃,統籌風能資源分布、電力輸送和市場消納,有序推動風電發展;充分發揮德州市太陽能資源豐富、分布廣泛、企業實力強、開發利用基礎較好的優勢,大力推進太陽能利用;以生物質能資源的能源化循環利用和清潔利用為重點,堅持因地制宜、多元發展,推動生物質能資源規模化和市場化開發;合理開發利用地熱能,科學發展抽水蓄能。

重點工程: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推進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革命的總要求,結合德州市資源稟賦及分布情況和開發利用基礎,規劃實施“綠色電力供應工程”“綠色熱力保障工程”“綠色燃料補充工程”“區域能源轉型示范工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新能源微電網應用示范工程”,不斷增加清潔能源供應,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推進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發展。

(二)節能環保產業壯大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積極做好省級節能環保產業示范縣(市、區)、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基地的創建工作,到2020年全市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力爭達到600億元。

主要任務:一是圍繞高效鍋爐、高效電機、高效配電變壓器、高效節能照明產品、資源綜合利用裝備產品、新能源運輸工具、大氣治理、水處理等重點領域,大力提升節能環保技術裝備水平,推進節能改造和節能技術產業化;二是加快節能服務業發展,鼓勵重點用能單位和節能環保產業龍頭企業,依托自身技術產品優勢和管理經驗,組建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節能改造,提供社會化節能服務;三是培育發展節能專業機構,推動節能診斷、監測、審計、評估和認證第三方節能專業機構發展,規范節能服務市場,促進節能專業化發展。

重點工程:一是特色基地培育工程,在全市培育4個規模效應顯著、產業特色鮮明、功能設施完善的特色基地;二是高耗能行業能效提升工程,實現高耗能行業節能標準全面提升,重點能耗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三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程,全市現役低效和排放不達標的爐窯基本淘汰或升級改造,先進高效鍋爐達到70%以上;四是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工程,全市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先進工藝環保、技術得到普遍推廣,先進環保設備(產品)在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廣泛應用;五是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工程,到2020年,全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2%,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88%,全市再制造技術、規模及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水平居全省前列;六是園區循環化改造工程,力爭到2020年,全市國家級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50%以上的省級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七是綠色工廠創建工程,按照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則分類創建綠色工廠,到2020年,全市創建10家綠色示范工廠。

(三)低碳建筑推廣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到2020年,德州市各縣(市、區)及德州市中心城區城市規劃用地范圍內全面執行綠色建筑設計標準,新增綠色建筑1000萬平方米以上;德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運河經濟開發區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25%以上,其他縣(市、區)達到15%以上。新建節能建筑1500萬平方米以上,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分別達到100%、99%。完成公共建筑節能改造12萬平方米以上。

主要任務:一是建立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管理模式,新建建筑全部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開展市級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城鎮建設,促進綠色建筑規模化、區域化發展;二是推進工程建設方式創新,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鋼結構建筑,在具備條件的縣(市、區)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推廣工程總承包建設模式,培育壯大裝配式建筑產業,積極創建國家、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區、示范工程和產業基地;三是積極爭取省級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并逐步加大推廣力度和范圍;四是大力推廣綠色施工模式,積極創建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加強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五是加快發展應用節能、利廢、安全、環保的綠色建材,開展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培育壯大綠色建材產業發展,促進綠色建材與綠色建筑融合發展;六是加強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

重點工程:一是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將節能改造與舊城功能優化提升有機結合,在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過程中同步推進節能改造,具備條件的老舊住宅小區整治改造項目可同步進行節能改造;二是實施新建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繼續推進建筑節能全過程閉合監管,全面執行居住建筑節能75%、公共建筑節能65%設計標準;三是實施裝配式建筑推廣應用工程,努力推動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等項目及政府投資工程采用裝配式建筑,新供應建設用地按比例建設裝配式建筑,住宅積極推廣預制樓梯、疊合樓板等成熟預制部件和推行裝配式裝修,積極推廣百年建筑技術體系。

(四)低碳交通創建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市營運客車、營運貨車、城市客運單位客運量綜合能耗在2015年基礎上分別下降2.1%、6.8%和10%;營運客車、營運貨車和城市客運單位客運量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2.6%、8%和12.5%;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比例在2015年基礎上顯著提高。

主要任務:一是建設城市綠色交通體系,落實《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14—2030年)》,加快構建客運“零距離換乘”、貨運“無縫銜接”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二是培育綠色低碳基礎設施,繼續推進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與服務系統(ETC)建設,穩妥、有序地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充電樁等設施建設;三是調整優化交通能源結構,大力推廣應用節能環保型運輸車輛,積極發展新型汽車列車,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老舊車輛,引導營運車輛向大型化、專業化、標準化、低碳化方向發展;四是提升綠色智能交通能力,引導交通運輸企業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綠色等級評價,鼓勵采用租賃代購模式推進清潔能源交通運輸裝備應用,創新網絡化運輸等集約高效運輸組織模式,提高交通運輸效率。

重點工程:一是綠色交通城市創建工程,積極推進德州市中心城區、陵城區、齊河縣、平原縣、禹城市、樂陵市等綠色交通城市創建工作;二是綠色循環低碳示范公路建設工程,加快國省道停車區、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物流企業LNG加氣站建設,形成1—2條生態環保、安全節約的綠色循環低碳示范公路;三是新型運輸組織方式推廣工程,加大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新型運輸組織方式推廣,推廣綜合節能、太陽能在公路系統的應用、能源利用監測等先進技術和模式。

(五)全民低碳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以2015年為基數,到2020年力爭公共機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5.5萬噸標準煤以內,人均綜合能耗下降11%、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11%;制度健全、管理規范、運作良好的碳普惠制初步建立,商業與居民生活節能低碳水平明顯提高,全社會綠色低碳意識顯著增強。

主要任務:一是開展低碳建筑行動、低碳辦公行動、低碳出行行動、低碳食堂行動、低碳信息行動、低碳文化行動,推動公共機構率先節能降碳;二是倡導低碳消費理念,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動低碳進商場、進社區、進校園、進家庭,營造全社會參與節能低碳的良好氛圍;三是制定碳普惠試點工作方案,初步搭建全市碳普惠制推廣平臺,研究探索碳排放權交易與低碳政策有機結合的有效途徑。

重點工程:一是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工程,創建一批管理科學精細、資源利用高效、技術成熟先進、踐行綠色低碳的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二是高效節能產品推廣工程,引導企業開展綠色營銷,鼓勵流通企業采購綠色建材、綠色家具、節能電器等消費產品,推動節能環保產品進超市、上專柜,引導居民購買和使用高效節能產品;三是低碳旅游推廣工程,大力發展綠道和綠色休閑旅游,鼓勵旅游沿線開發趣味性、體驗性、參與性項目,吸引游客自愿步行,打造以休閑健身為主題的旅游路線,鼓勵景區(點)配備低碳交通工具,建設以低碳為特征的新型景區,同時,鼓勵旅游生產經營單位積極利用新能源材料,廣泛運用節能節水減排技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低資源消耗目標;四是碳普惠制試點創建工程,選擇并推動多個縣(市、區)啟動碳普惠制試點建設,搭建市級碳普惠制推廣平臺,建立基于碳普惠制的市內核證減排量交易及補充機制,指導各試點地區開展碳普惠制試點工作。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