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對于福泉市陸坪鎮香坪村的貧困群眾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因為他們種在山坡坡上的樹不用砍、不用賣也能賺錢,不僅能夠助力生態保護,還能實現精準扶貧,可謂是一舉兩得。
原來,7月8日,
貴州省正式啟動單株
碳匯精準扶貧試點,貴州省單株碳匯精準扶貧服務平臺(下簡稱“平臺”)也同步上線啟用。福泉市發改局通過多方對接協調、積極努力,將香坪村成功申報成為單株碳匯精準扶貧試點之一,成為黔南州僅有的兩個試點之一,并于7月10日完成了香坪村46戶貧困戶18872棵碳匯樹的認購工作,每棵的碳匯交易價格為3元,總碳匯收入56616元。貧困群眾種的樹再也不是“雞肋”,而是“坐地生財”的碳匯樹。“柳杉還長在山上,不用砍賣也能變錢,我家有450棵,一年能掙1350元,簡直是‘撿得’了一筆錢”,陸坪鎮香坪村貧困戶楊時明以前從沒想過,自家的柳杉掛上碳匯編號后,就能輕松賺錢。
據了解,單株碳匯精準扶貧試點是把深度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的樹,編上身份號碼,測算出碳匯量,拍好照片,上傳到平臺,面向整個社會致力于低碳發展的個人、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進行銷售;而社會各界購買貧困農民碳匯的資金,將全額進入貧困農民的個人賬戶,精準助力脫貧攻堅。按照要求,參與碳匯交易的林木必須是貧困戶擁有林權證、土地證的林地或者退耕地上的人工造林,參與的貧困戶需承諾保護好參與項目的林地,如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森林破壞的需及時報告并補種樹木。
據悉,碳匯扶貧是把生態建設、應對氣候變化與脫貧攻堅融為一體的有益探索,有助于加快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變。近年來,福泉市貧困農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堅持退耕還林,努力植樹造林,為福泉市的生態建設付出了艱辛努力,碳匯交易的推出,將把生態優勢有效轉變為經濟優勢,通過碳匯交易,不僅可以助力脫貧攻堅,還能抵消個人和組織產生的
碳排放,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全市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