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綠色金融的國際視角:中國當下綠色金融需要收縮“離差”幅度

2018-3-19 13:05 來源: 銀行家雜志 |作者: 廖茂林 錢 慧

中國綠色金融較國際水平仍有差距


相較于大經濟體綠色金融的運作實踐,中國當下綠色金融發展仍有差距,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綠色金融局限于生態環境領域。雖然國內綠色金融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但其關注的重點是生態環境領域,因此國內的大部分綠色金融產品都是與碳金融、氣候金融、能源金融、污染治理和減排金融相關的產品。但從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核心內容及其指標來看,消除貧窮、平等包容、健康、教育等社會目標同樣值得重視,這些社會目標在目前的綠色金融中卻少有涉及。

綠色金融產品以被動應對式產品為主。中國之前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雖然帶來了高速的經濟增長,但是以高能耗、高污染為代價的,給中國帶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更多是被動式的治理與管控,反映在綠色金融上,也是以被動式應對型的金融產品為主,主要集中在水環境治理、排污權抵押等金融產品以及減少對高能耗高污染的貸款等。

綠色金融市場發展不夠完善。中國綠色金融的發展主要依靠政府推動,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還不完善。一方面,綠色金融總量較少,缺口大。雖然國家有大量的綠色金融政策,但綠色金融的資金總量較少。另一方面,跟國外相比,中國的綠色金融產品比較少。中國最主要的綠色金融產品就是綠色信貸,而綠色保險、綠色技術租賃等方面的產品較少。此外,中國的綠色金融產品大多針對企業,個人和家庭方面的綠色金融產品比較少。目前銀行是推進綠色金融的最主要的市場主體,其他的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方面的參與度不高,不利于綠色金融市場的成長。

企業開展綠色金融實踐的社會責任有待加強。綠色發展是企業的社會責任,發達國家私人部門綠色金融的理念和實踐能力都比較強,是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力量。而在中國,私人部門不管是企業還是金融部門,其環保意識都相對薄弱,用于發展綠色金融的市場和社會資本較少,綠色金融的發展仍以政府公共行為為主,這一點是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國際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截至2016年,興業銀行仍是中國大陸地區唯一一家參與赤道原則的銀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