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著名(The Lancet)發布題為《柳葉刀對健康和氣候變化的倒計時:從25年的無所作為到全球公共健康的轉變》(The 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 From 25 Years of Inaction to a Global Transformation for Public Health)的報告,通過對氣候變化的40個關鍵指標進行跟蹤分析,呈現了氣候變化相關的5大
問題的調查結果:①氣候變化的影響、風險和脆弱性;②人類健康的適應規劃;③減緩行動和健康的共同效益;④經濟和金融問題;⑤各國政府和公眾的參與情況。該報告由全球24個機構合作完成,涉及學術機構和政府組織,并包含氣候、生態、經濟、能源、食品、
交通、地理、數學、社會、政治等領域的科學家及公共衛生專業人員及醫生。報告的主要結論如下:
(1)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是明確的,并具有潛在的不可逆轉的影響,目前已威脅到全球各地的人群健康。
氣候變化對弱勢群體以及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的人群影響更大。有證據表明,2000—2016年,更頻繁和更強烈的熱浪在增加,暴露在熱浪下的脆弱人群增加了約1.25億人。在此期間,環境溫度升高導致全球戶外勞動生產率下降5.3%。總體而言,自2000年以來,天氣相關的災害頻率增加了46%,這些極端事件帶來的損害沒有明顯的上升或下降趨勢,表明對氣候的適應性反應可能已經開始。
然而,氣候變化的影響預計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目前的適應水平將會變得不足。自1990年以來,氣候變化相關事件導致的經濟損失一直在增加,2016年損失總計1290億美元。在低收入國家中,99%的經濟損失沒有保險。此外,從長遠來看,氣候條件的變化導致以埃及伊蚊為媒介的登革熱的傳播能力增加,自1950年以來,其傳播能力增加了9.4%。如果政府和全球健康界不從過去的艾滋病毒和艾滋病(HIV/AIDS)以及最近爆發的埃博拉病毒和寨卡病毒中學習經驗教訓,那么另一個緩慢的響應將導致不可逆轉、高成本的健康影響。
(2)過去25年對氣候變化的延遲響應已危及人類的生命和生計。
自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開始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以來,“柳葉刀倒計時”(Lancet Countdown)跟蹤的多數指標不但進展有限(尤其是在適應方面),而且前進的方向錯誤(尤其是在減緩方面)。最根本的是,
碳排放量和全球溫度還在繼續上升。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評估他們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制定適應和應急準備計劃,以及向健康服務提供氣候信息。城市層面也一樣,全球超過449個城市在進行氣候變化風險評估。但是,這些舉措的覆蓋面和充分性仍然不確定。事實上,健康相關的適應資金僅占全球適應總支出的13.3%。
美國和澳大利亞使用的私人機動車輛有所減少,但新興經濟體城市的改善并不大。自1990年以來,全球基于人口加權的PM2.5濃度增加了11.2%,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監測的2971個城市中,約71%的城市的PM2.5水平超過WHO指導值。碳定價的強度和覆蓋范圍僅覆蓋了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1%,2017年平均碳定價為8.81美元/噸二氧化碳當量。延遲的減緩響應使世界處于高排放軌跡,這將導致21世紀末全球升溫2.6~4.8 ℃。
(3)衛生從業人員的聲音對推動全球氣候變化應對和實現氣候變化健康效益至關重要。
衛生從業人員不僅有能力,而且有責任通過向公眾和決策者傳播氣候變化的威脅和機遇,以及確保氣候變化被理解為人類福祉的中心,起到公眾健康倡導者的作用。媒體和學術報告中對健康和氣候變化的關注正在增加,自2007年以來,全球報紙對該問題的報道增加了78%,科學報告的數量增加了3倍。盡管如此,2017年的指標清楚地表明,迫切需要取得進一步的進展。
(4)過去的進展雖然緩慢,但近5年來的響應速度已加快,2017年,多個行業發展的勢頭更加明確,為公共健康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2015年,柳葉刀委員會為各國政府在未來5年內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提出了10項建議。“柳葉刀倒計時”的2017年指標對2015年的建議進行了跟蹤,結果表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在許多領域已經取得明顯的進展。事實上,向低碳
電力轉型是不可避免的。繼美國政府宣布打算退出《巴黎協定》之后,國際社會已經表現出壓倒性趨勢支持加強氣候變化行動,表達明確的政治意愿,并具有達到《巴黎協定》目標的雄心。根據《巴黎協定》,承諾的減緩和適應措施具有非常積極的短期和長期健康效益,但還需要更大的雄心。雖然過去的進展緩慢,但有證據表明,對公眾健康至關重要的部門低碳轉型在近期出現了轉折。為了實現承諾,未來幾十年,這些努力必須加速和持續下去。
“柳葉刀倒計時”是一項國際合作研究計劃,為人們更好地認識健康與氣候變化行動的必要性提供佐證和知識。“柳葉刀倒計時”將不斷跟蹤健康和氣候變化的進展,并評估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巴黎協定》的實施,以及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健康效益。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氣候變化境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