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控排企業當下應把握碳市場的節奏

2017-11-13 23:18 來源: 低碳天下 |作者: 斯原

控排企業當下應把握碳市場的節奏


    最近中國碳市場可謂是消息不斷,好戲連臺。作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又處在國家重要的里程碑轉變的檔口(十九大確定的新目標),作為控排企業,在當下應該把握碳市場的以下主要節奏,順勢而為:

    從十九大以后,很多信息明朗化:

中國碳市場的啟動節奏:
    2018年:陸續啟動電力建材水泥)、電解鋁;
    2019-2020年:陸續啟動其它鋼鐵造紙、煉化、化工航空,5大行業;

2. 全國統一市場,試點不復存在
    試點地區將逐漸淡出人們視線,像廣東省強制購買的一些配額會有爭議,沒有及時處理的企業也終將成為呆賬沉入歷史;中國碳市場進入統一元年,全國控排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

3. 全國統一交易系統,原有交易所轉型
    全國交易系統落在上海,有些出乎行內人的意料,但也是在情理之中,畢竟金融中心作了應該作的事,碳,還是金融產品,不應該把它妖魔話;
    至于全國登記簿系統落戶湖北,應該是各方博弈妥協的結果,但就湖北省試點的結果,還是可以服人的;
    其它的交易所,以后會逐漸進入券商角色;


4. 初期交易過度行政干預化
    碳市場真正成為市場要到2020年以后,短期來看, 中央經濟會議,金融去杠桿化,對碳市場的初期建設有重大影響,政府決定碳市場初期不可以自由流通(也許只能交易一次),抵消機制被長期凍結也是有道理的,這樣可以避免初期市場的大起大落。
    但是從長期來看,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決定性因素。碳市場的自由流通是歷史趨勢,碳的金融屬性會越來越顯性化;

   5. 地方話語權重化
    碳市場是二級管理制,即中央及各省。
    以往碳市場,中央決策占主導地位,全國碳市場啟動后,省級管理將主導化;
    按目前市場實際情況,以及權力下放要求,很有可能市一級發改系統會更受控排企業歡迎;
 

    6. 市場惜售嚴重
    由于市場剛開始,許多大型央企、國企、非試點地區企業進入市場,工業企業天生的風險厭惡性質,以及體制機制的限制,交易很難順暢完成; 年底扎堆購買及加價行為在碳市場初期幾年或成常態;
    控排企業要適應市場初期的“計劃經濟”;

    7. 行業分配不平均
        從目前試分配情況來看,業內普遍認為
        電力行業配額,相對寬松;
        電解鋁行業適中;
        水泥行業偏緊;
        對于大型控排企業,應該找好位置,站好隊。 因為如果一個大的需求,會把價格買到天上去也買不夠貨;同樣,想要出手的話,砸到地板上也沒人吃得下;電、建結合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8. 專業服務機構是控排企業的好選擇
    初期對于專業交易機構的打壓,會使市場優勝劣汰,大批碳領域的專業服務機構,交易商會重新洗牌;剩下的,一定是精品;
    控排企業大多對碳市場了解不夠深入,與專業機構合作是大勢所趨,專業的人,作專業的事,提前找到適合自己的服務商是當下控排企業要作的頭等大事;

    9. 價格數量級的估算
    碳市場第一階段(2018-2020),企業履約的成本,會在企業營業額的千分之一左右;到第二階段(2020-2025),企業履約成本會在千分之二到三;碳履約成本逐年上漲將是不可逆轉趨勢;
    
    10. 不是企業運行的致命的參數
    目前碳市場是對強度考核的市場,超排是不會像大氣、水、固廢那樣的強制指標。只在經濟上有所體現。即,超排只是錢的問題,不涉及到停產;控排企業大可不必過于緊張;

    11. 立法程序的艱難性
    國務院法制辦還未就碳市場管理辦法進入最后表態,這只是時間問題。相信2018年碳市場將迎來法制化元年。

    控排企業要深度解讀十九大精神,順勢而為。作到正常履約,運作得力,掌控自如。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