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排放權交易中咨詢費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抵扣稅額

2017-10-17 15:11 來源: 中國稅務報 |作者: 李濤 張鳳星

碳排放權交易中咨詢費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抵扣稅額


碳排放權交易概念源于1968年由美國經濟學家戴爾斯首次提出的“排放權交易”概念,即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的權利,令環境資源可以像商品一樣買賣。在國內,只有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并獲得簽發的ccer項目及國家免費發給企業的碳配額才能參與交易。筆者發現,在實務中,一些水電企業在碳排放權交易中違規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從而帶來稅務風險。

癥狀:

大額技術咨詢費抵扣增值稅

G水力發電公司(以下簡稱G公司)投產后無基建或大修項目,其產品主要出售給國家電網公司。Y市國稅局在對其開展風險排查時發現,2013年~2016年,G公司購買了北京L咨詢公司的技術咨詢服務,取得L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131份,金額合計1218萬元,稅率為6%,共申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73.1萬元。稅務人員對此質疑:處于穩定生產期的G公司為何發生超千萬元的技術咨詢服務費?該項支出是否符合增值稅進項稅抵扣條件?

診斷:

免稅項目未作進項稅額轉出

通過約談企業財務人員和項目負責人,實地核查技術咨詢合同、賬簿資料等原始資料,核實G公司取得的北京L咨詢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均為碳排放權轉讓交易過程中涉及的咨詢服務費用。由于碳排放權轉讓交易專業性強,且合作方(購買方,下同)為境外企業,一般都會選擇專業技術服務中介機構協助項目業主(銷售方,下同)完成轉讓交易,中介機構向銷售方收取咨詢費用,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目前,國內的碳排放權交易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由中介機構為銷售方提供前期項目開發咨詢服務,收取部分咨詢服務費,待項目交易完成后,銷售方向境外購買方收取款項,并向中介機構按照約定比例支付咨詢服務費,中介機構向銷售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二是由中介機構負責銷售方的前期項目開發,在完成與境外購買方交易后,中介機構將代收款項扣除咨詢服務費后的余額支付給銷售方,并僅就咨詢服務費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三是銷售方的集團公司成立CCER項目開發公司提供咨詢服務,相應的咨詢服務費按照獨立交易原則和受益原則分配給相關的成員企業(即銷售方),并向銷售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第一款的相關規定,2016年5月1日前,碳排放權交易業務不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取得的相關進項稅額不予抵扣。2016年5月1日后,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相關規定,碳排放權交易因交易市場及配額使用均在境外,構成完全在境外消費的無形資產,屬于免征增值稅項目,咨詢服務費等費用進項稅額不予抵扣。上述三種交易方式的第二種存在抵銷交易的情形,銷售方可能存在按收到的余額作銷售收入而少繳企業所得稅的風險。

也就是說,G公司對咨詢服務和碳排放權交易性質判斷不準確。2016年5月1日前,對增值稅進項稅抵扣項目未能準確區分營業稅項目和增值稅應稅項目;2016年5月1日后,未能準確區分出口免稅和應稅業務,導致多抵扣增值稅進項。

處方:

合規抵扣進項稅額

今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了《“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部門分工》(發改辦氣候 ﹝2017﹞1041號),其中明確提出我國將推動區域性碳排放權的交易體系向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順利過渡,并于今年啟動運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到2020年力爭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躍、監管嚴格、公開透明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隨著該市場的全面放開,將有越來越多的水電、風電和光伏發電等企業參與碳排放權轉讓交易。在此大趨勢下,這些涉及碳排放權交易業務的企業要密切關注相關的稅收政策變化,準確區分業務實質,取得合法稅收抵扣憑證,防范碳排放權交易帶來的稅務風險。(作者單位:四川省雅安市國稅局)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