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現代“賣碳翁”

2017-10-17 08:58 來源: 湖北日報 |作者: 記者廖志慧 通訊員張熙

   【編者按】

    全球經濟格局新一輪深度調整中,中國經濟迎來了“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新常態下,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風起云涌,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催生出各色“新奇特”職業。比如買賣看不見摸不著的“碳”交易員,開發經營集旅游、產業融合、健康養老為一體的農莊“莊主”……今起,本報講述一批“新奇特”職業者的故事,藉此一窺中國新經濟巨輪轉型的身影。

    我們說的,不是白居易那首著名詩句中所描寫的“賣炭翁”,而是一群坐在武漢市中北路知音廣場大樓里,點擊電腦鼠標、平均只有26歲的年輕人。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作為經紀人,買賣空氣中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溫室氣體中的最大元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兇手”。汽車排出的尾氣、煙囪中飄出的濃煙中,那些看不見的二氧化碳時刻排向空中。眼下,地球上每天排放二氧化碳6300萬噸,日積月累,“捂”高了地球的“體溫”。

    為了讓地球“降溫”,各國經過艱苦談判先后達成《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等國際協議,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邁向“綠色低碳”的中國承諾: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

    怎么把碳排放強度降下來?光靠自覺肯定不行。借鑒國際經驗,市場,這只“第三只手”登場了:碳排放權交易。

    每個企業都有二氧化碳排放限定指標。有效減排的企業,將多余指標出售,而那些超標排放的企業,就得掏錢買指標。效果就此顯現:如同天上掉下的“餡餅”,減排的企業想法再減排,以多賣指標;如同緊箍咒,超排的企業須多掏大把銀子深感“肉疼”,也想法減排。

    身負“兩型試驗”重任的湖北成立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經過努力,2014年碳交易試點正式啟動,一批“賣碳翁”上崗,開始買“碳”賣“碳”。從武漢理工大學畢業的張馮雪,通過考試成為其中一員。

    交易平臺如同股市,買方賣方分別出價,系統撮合成交,交易時間與目前滬深股市一致。

    剛開始,一些企業對這個買賣很不理解、抵制:過去排放的氣體達到環保標準即可,至于排多排少沒人追究;現在排放量有了配額,超出配額,就要付費,費用還不便宜。

    “沒想到這么難。”張馮雪天天去企業,磨破了嘴皮,曉之以理、動之以情。4個月的時間里,“賣碳翁”們頂住壓力,真心幫助企業尋求節能減排方法、設計最優的碳交易方案,最終打動了企業。

    第一年,一家知名水泥企業,為“超額”排放的碳支付了數千萬元。肉疼了,這家企業投資上減排設施。第二年,這家企業迅速由買家變成賣家,在獲譽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出售節余的碳排放指標,獲利900多萬元。

    10日,張馮雪點開面前的電腦,數據顯示:當日,10月10日,HBEA(湖北碳排放配額)收盤價12.18元/噸,成交18002噸。從正式啟動交易試點到截至8月31日,該中心市場交易量3.10億噸,成交金額71.99億元,居全國第一。

    “賣碳翁”們的工作,不但讓工廠不住地減排,也從另一角度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通山縣在燕廈鄉種楠竹10514畝,預計20年可吸碳13.11萬噸,成為全國首個可進入國內碳市場交易的ccer(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竹子造林碳匯項目。眼下,這個指標也開始交易,需求方是工業企業,供給方是林業部門,好空氣不但能讓人們暢快深呼吸,還讓種植者荷包更暖和。

    這意味著,這片搖曳的竹海與神農架的森林一樣,將成為取之不盡的“綠色銀行”。

    隨著碳交易種類的增多,“賣碳翁”也越來越忙。在他們的指導下,不少企業專門設置了專門運營碳資產的部門、崗位。碳資產,可以用來質押貸款,也可以托管,變成真金白銀。

    目前,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支持碳金融業務授信已達1000億元,碳質押貸款、碳資產托管等碳金融產品創新數量與資金規模始終保持全國第一,成為綠色發展新動能。2014年至2016年,通過交易,累計減排二氧化碳2600多萬噸。

    今年,全國碳交易市場將正式啟動。湖北的“賣碳翁”們有點小激動:他們的同行將越來越多,多一份努力,少一點排放,就多一片藍天。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