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閑話碳金融

2017-8-10 14:16 來源: 碳金融 |作者: 哲風

閑話碳金融


碳金融是什么,為什么出現碳金融,碳金融怎么玩?怎么看待未來的碳金融,是本篇要閑聊的內容。

一、是什么
眾所周知,金融是和錢打交道,錢的進進出出,來來往往,與之相伴的一系列活動可以統稱為金融。碳金融,從本質上來講,就是把“碳”怎樣設計成“錢”,讓“碳”具有錢的屬性,然后這種“錢”怎么流通,怎么交易,怎么走進你我的生活等等一系列的活動,就可以統稱為碳金融。
專業的定義有這么描述的:碳金融指為滿足低碳發展需求,在碳交易體系下,利用、優化和創建金融工具進行碳資產交易活動,實現市場最優配置和效率。
細分下廣義和狹義的碳金融也有醬紫定義的:狹義的碳金融,指企業間就政府分配的溫室氣體排放權進行市場交易所導致的金融活動;廣義的碳金融,泛指服務于限制碳排放的所有金融活動,既包括碳排放權配額及其金融衍生品交易,也包括基于碳減排的直接投融資活動以及相關金融中介等服務。
故,簡單理解為與碳排放(注意是二氧化碳的碳)相關的金融活動就是碳金融范疇。
二、為什么
(一)從客觀國際形勢來說
為什么會有碳金融的出現,這是一個long long story,我們先基于客觀國際形勢,簡單通俗的作以下理解。
為了保持人類地球目下的“穩定常態”,我們所生活的地球能容納的溫室氣體不能超過一定總量(如果大氣中的溫室氣體超過一定量,全球氣溫會升高多少,然后就會帶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消亡等美國大片里的氣候災難;當然這個不是說人類會滅絕,地球會毀滅,只是說會打破現有的穩定常態,導致難以估量的生態惡果)。
基于此,所以全球科學家們對這個“碳總量”做了演算,然后開了一個全球村長會議,號召大家要一起控制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倡導村民們大致什么時候排了多少就不能再多排放了,否則要出大事!
組織這么一場會議也不容易,但每次開會也都要博弈爭論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的責任與義務承擔分歧是最突出的。發展中國家說你們發達國家歷史上發展的時候排放了那么多,現在你們生產力高人民吃香喝辣生活質量好,我們發展中國家落后貧窮,我們要發展就得排放,就算要減排,你們發達國家也要給我們資金和技術幫助我們減排。幾多周折,最后基本達成了一個共識:這個減排的事情,不能推諉,大家都有責任和義務做,但是是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和義務。
開會定了基調,這個排放總量的蛋糕就大體定量了,排放的大蛋糕就是這么多,后面大家往自己盤子里切的時候多少得講點國際人道主義素質,但實際情況是國際上畢竟沒有一勞永逸的強制性約束(1997年達成的京都議定書確實是給出了量化約束,所以才在2005年生效后催生了一個萬億美元級別的碳市場盛宴)。在京都議定書之前和以后,大部分國家都是知道這個事情要做,但還是我行我素罷了。
開會的最終的目的是把總量穩定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當然不是說都不能排放,是讓整個地球的碳排放和碳吸儲保持平衡就好,畢竟海洋啊,植被啊都是可以吸收溫室氣體的)。道理是一樣的道理,回到中國自己的碳市場來,中國的蛋糕配額也已經定好了,以2030年左右的蛋糕大小為準,然后這個蛋糕誰來切切多少,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涉及生存和發展的蛋糕了,每個省,每個市,每個企業都想要,都想多要。沒有這個蛋糕配額,企業就無法生產(或者必須去購買這個蛋糕配額),國民經濟發展就會受限。
所以,中國政府肯定會統籌來分,我們又回到了計劃經濟時代,這個蛋糕成了企業生存發展的糧票,如何設計好這套分配機制,兼顧到中國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并有效執行是真的是很難很難的。
中國傳統講究齊家治國平天下,當我們把自家的這個蛋糕配額的事情解決透徹了,實現家齊了,就可以多爭取去國際上再主導國際蛋糕的分配,幫助其他國家去分配他們的蛋糕,以及自家的蛋糕和其他國家的蛋糕之間如何兌換交易的事情,所涉甚多茲事體大啊!
(二)從主觀國內形勢來說
客觀上國際碳市形勢簡單理解就是上面說的那么回事,我們再從中國政府主觀上對發展碳金融的事情閑侃一下。
國家一直在推動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的事情,三去一降一補的工作也強有力的在穩步推進,國家要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大戰略。所以拋開國際社會減排的責任義務先不提,中國自己需要實現低碳發展的轉型升級,也需要碳市場這把抓手,來達到倒逼企業創新發展,節能減排的目的。
補貼不是長久之計,懲罰也不是最終目的,運用好市場化的手段,通過碳市場來實現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所以,市場化之路是中國的必由之路,碳金融的發展是大勢使然,是中國哪怕斷臂求生也必須要去做的事情,重要的就是這個市場如何搞,如何盤活的問題。美國總統特朗普從商人的角度覺得美國做這個事情不值,是因為美國已經實現了中國想要實現的產業轉型升級,僅僅是為了履行國際的責任義務就他而言代價太高吸引力不大,而且在他認為是對美國不公平的。
三 怎么玩
(一)對個人玩家
說了些虛無縹緲的責任義務,同時又是中國發展必由之路的碳市場,我等大眾應該如何參與到這深似海的碳市場呢。想想炒房的人,想想炒股的人,想想炒黃金的人,想想炒比特幣的人,各種炒作不斷,風險與收益讓大部分人痛苦少部分人快樂著。
炒碳亦然。
對個人參與者來說提醒以下幾點:
首先,看清眼下碳市場的本質,交易的碳指標是政府分的,是政府分的,是政府分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所以政策影響很大,政府決策的量化松緊很關鍵。
其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股票是用來融資的,不是圈錢的”,碳市場蛋糕配額是用來倒逼企業節能減排的,也不是用來讓你我拿來玩的。
再次,全國碳市場初期不一定讓個人介入,畢竟玩掙了皆大歡喜,玩輸了怨天怨地怨政府,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但如果真的任性想玩,那也是增加碳市場的流動性和活力,肯定是歡迎的態度。
碳市場還有個產品叫ccer,這個是可以和政府發的蛋糕配額置換的。CCER通俗來說指的是某一些項目經國家認可的減少了碳排放的減排量指標,可以按比例去沖抵國家分配的蛋糕配額量。但開發程序比較麻煩周期很長,所以個人如果有合適的資源,考慮找機構來長線準備著也無妨。
(二)對高階玩家
個人參與者之外,其他參與方涉及面比較廣了,包括政府(市場的制定者),交易所(參照深交所和滬交所),控排企業(碳市場調控的重點對象),CCER業主(賣碳翁),相關服務機構(第三方的碳核查機構、CCER審定核證機構,服務政府、企業的咨詢機構,金融機構,機構投資者,低碳技術供應商)等,都在碳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怎樣參與最能站在碳市場的風口,這個大可借鑒證券市場,術業專攻去吧。
高階玩家們在碳市場都如何參與,扮演什么角色,這也是一個需要細聊的話題,本次閑聊且不展開,下次我們專門剖析。
但是切記千百年來的金句: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四、未來怎么看
(一)國內碳市場
全國碳市場本欲納入八個行業,大都是高載能的三高企業,國家躊躇滿志但最終還是因為數據基礎太薄弱,蛋糕配額不好切分,所以初期只選了三個數據相對準確的子行業(電力水泥,電解鋁)。三個行業50億噸的蛋糕配額也是不小的數字,如果按照國家發改委領導說的一噸碳賣到200到300元的話,也是萬億人民幣的體量,具體流動性多大換手率多少,市場操作空間總還是可預期的。
中期來看,其余五大行業遲早要納入(鋼鐵化工石化造紙航空)還有其他三大行業的子行業(平板玻璃,銅冶煉等),蛋糕的盤子會越來越大,估值空間也會越來越大。
長遠來看,相關八大行業企業納入標準門檻也會越來越低,也不排除八大行業之外還會納入其他行業,總之納入的企業數量會越來越多,市場規模會不斷加大,參與者會越來越多。
(二)國際碳市場
國際碳市場曾經的輝煌比肩且超過全球石油市場,最高超過十萬億美元,但如今歐盟領路者英雄落幕,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導致天下局勢震蕩,各個國家碳市場割據。
按照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大勢,下一位引領低碳時代的王者就看中國的了,在新的低碳時代革命下,誰掌握了碳排放權誰就掌握了生存和發展權,碳排放權額度或在下一個世紀就成為全球的通用信用貨幣也說不定,中國何時王者歸來引領國際碳市我們翹首以盼拭目以待吧。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