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政府會不會退出《巴黎協定》,近期已經成為全球氣候治理領域最受輿論關注的
問題。
3月16日,白宮對外公布了名為《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預算綱要》的2018財年聯邦政府預算綱要報告。3月28日,特朗普總統簽署《推動能源獨立和經濟增長的總統行政命令》,表明特朗普執政團隊已將其能源和氣候理念轉化成了聯邦政府的行動。一方面,大幅削減與氣候
政策和科研項目相關的預算(其中EPA的預算削減超過31%),甚至包括執行多年、口碑甚好的“能源之星”計劃和先進能源研究計劃(ARPA-E),并停止向綠色氣候資金(GCF)提供資助;另一方面,要求直接撤銷之前與氣候變化相關的4項總統行政命令、立即對《清潔
電力計劃》相關條款進行審查、解散由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與管理預算辦公室召集的溫室氣體社會成本機構間工作組(IWG)等。
特朗普政府執政還不到百日,當年的“奧巴馬氣候新政”已被美國聯邦政府徹底“刪除”。
4月底5月初,特朗普政府接連召開有關《巴黎協定》的專門會議,征詢幕僚和法律顧問建議。從傳出的信息分析,專門會議傾向于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從白宮宣布的時間表看,特朗普很可能在短期內做出是否退出的最終決定。
美國會否真的退出《巴黎協定》,甚至退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美國的“國家自主貢獻”還能否如期實施?沒有美國的“全球氣候治理3.0時代”會怎樣?對這些問題,需要作出實事求是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