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參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劉燕華:全球氣候治理,中國有擔當

2017-4-24 08:39 來源: 環球時報 |作者: 劉燕華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全球治理的內容和形式正發生巨大變化。全球治理已開始從有形資源領域,向IP地址、基因注冊、通信頻道、空間軌道、消費信息、市場流通等無形資源深度滲透。在全球范圍內,這些資源還未經歷過大規模劃分和重組,無疑將成為今后國際制度安排中的焦點問題,對國際經濟社會產生巨大影響。

  氣候變化就是一種重要的無形資源,關乎人類命運。當前科學研究的全球共識是,工業化過程中人類使用了過多的化石燃料,排放了超出自然凈化能力的二氧化碳,致使全球氣溫升高,造成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極端天氣等一系列不良后果,這些問題已遠遠超過經濟層面和政治層面。

  為應對這一問題,氣候變化談判已持續二十多年,初見成效。2015年,《巴黎協定》達成,目標是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形成各國自愿減排的模式;2018年至2023年間,將實行自愿減排的模式,以解決技術和資金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巴黎協定》已被大多數國家批準。

  當很多國家歡慶《巴黎協定》成果時,特朗普提出挑戰,認為《巴黎協定》是一次壞交易,對美國不公平,并否定了奧巴馬的清潔能源計劃。美國會否退出《巴黎協定》,目前尚不清楚,但美國退出國際協議的先例是有的,比如退出《京都議定書》。更何況特朗普是一個商人,把國家當大公司來經營,他的邏輯是成本優先、市場全攬、利益最大,氣候變化的歷史責任不在他的考慮當中。 

  盡管如此,在國際談判中,美國并沒有放棄爭奪氣候變化問題談判的主導權。這突出表現在,美國未放棄科技和新能源領域的競爭。根據多家美國媒體的報道,美國近600個軍事基地已開始大規模部署分布式能源,旨在實現能源自給,不依靠電網。與此同時,美國的微電網、局域網、儲能設備等發展非常之快,軍方正在加緊試驗,爭取早日轉為民用。

  不僅如此,盡管聯邦政府態度相對消極,但美國很多州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態度相當積極,新能源的發展進程并沒有停止。況且,特朗普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識在不斷變化。我們需要認識到,特朗普不會輕易放棄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新一輪國際競爭和市場,更不會放棄美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市場潛力。

  在這一十字路口,中國的態度應更加清晰明確。走綠色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內在需求,不會受外界影響和左右。中國經濟正處于深度的結構調整期,霧霾治理關系到民生,轉變粗放的經營方式關系到產業結構。

  總體來看,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做法是負責任的。近些年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投入每年大幅增長,比如水電總裝機容量、核電在建規模都在擴大,太陽能光伏發電量累計世界第一,人工造林面積世界首屈一指。中國在2008年和2015年分別對世界承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大幅度降低,到2030年要達到排放的峰值。2016年中國減少煤炭使用2.9億噸,2017年還要減少1.5億噸。這些都是非常積極的信號。

  在國際氣候治理過程中以身作則,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制度安排,更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最有說服力的論據。

  中國是一個人口、經濟總量大國,更是負責任大國。自中國人民站起來后,我們重整破舊的山河,重振凋敝的經濟,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今后中國將會承擔更多與我們能力相適應的國際責任。

  (作者是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參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顧問,終稿未經本人審閱)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