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自2011年啟動以來,多項工作加速發展。自2014年以來,多地碳排放交易
市場成交量價齊升,全國碳排放市場開始步入活躍期,推動
碳交易加速駛入快車道。碳交易市場可以簡單地分為配額交易市場和自愿交易市場。配額交易市場為那些有溫室氣體排放上限的國家或企業提供碳交易平臺以滿足
減排目標;自愿交易市場則是從其他目標出發(如企業社會責任、品牌建設、社會效益等)自愿進行碳交易以實現其目標。
截至2014年底,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
深圳和湖北7個碳排放交易試點均發布了地方碳交易管理辦法,共納入控排企業和單位1900多家,分配碳排放配額約12億噸。試點地區加大對履約的監督和執法力度,2014年和2015年履約率分別達到96%和98%以上。 截止至2015年12月21日,我國碳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量為44057188噸,累計成交額達到1261191155.35元,預計2015年我國碳交易累計成交量達到4450萬噸,累計成交額達到12.62億元。截止到2014年我國
CDM注冊項目數量是5058個,預計2015年我國CDM注冊項目數量達到5300個。
中國的工業基礎在所有發展中國家中最為突出,可進行CDM交易的
碳減排項目也最多,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將來,只要中國保持非義務減排國的地位,中國的CDM事業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可以為中國的
碳市場源源不斷地供給CERs. 預計全球碳交易市場2020年將達到3.5萬億美元。隨著全球化進程越來越深入,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碳交易市場逐漸在世界多個國家、地區建立起來。2015年我國環保支出規模再創新高,政府將進一步推進排污權交易系統的改革,與之相關的地方性法制框架已初步成型,在此基礎上建立全國統一的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已成為可預期的發展方向。
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碳交易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紹了碳交易相關概念及發展環境,接著分析了中國碳交易規模及消費需求,然后對中國碳交易市場運行態勢進行了重點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國碳交易面臨的機遇及發展前景。您若想對中國碳交易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