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環保局簽署了能源獨立行政令,推翻奧巴馬的“清潔能源計劃”,撤銷減少新建燃煤電廠二氧化
碳排放的規定,允許聯邦土地進行煤礦開采,希望借此推動國內多種能源生產和擴大煤炭工人就業。
從一年前的競選時期至今,特朗普一直宣揚著他的觀點,即所謂的“氣候變化”“溫室效應”等根本不存在,是科學家們捏造出來的虛假的概念。
然而,在美國今年第一季度GDP數據出爐后,這位新總統恐怕要被“打臉”了。專家預測,由于第一季度氣候影響,美國第一季度能源消費情況恐怕會“很不好看”。
百年暖冬拉低能源消費數據
本周五(3月31日)早些時候,美國商務部公布了關于消費者支出的最新數據:美國2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1.8%,和前一月持平;實際個人消費支出月率為負0.1%,較前一月上漲0.1%。然而2月家庭水電煤氣費用支出下降2%,和去年第四季度水平相比,2017家庭水電煤氣支出下降了7%。
事實上,之所以家庭水電煤氣費用減少如此之多,罪魁禍首正是特朗普不肯承認的“氣候變暖”。今年的2月溫度達到123年中同比第二高。這次從12月到2月這三個月是記錄以來第二暖的冬天,而上一年的這三個月則是記錄以來最暖的暖冬。
正是由于這一原因,美國人大大減少了暖氣的使用,也因此很大程度上地減少了支出,增加了儲蓄。2016年12月美國人的儲蓄率為5.2%,今年1月漲至5.4%,2月漲至5.6%。此前匯通網也曾報道,美國天然氣價格受暖冬影響一路暴跌。
匯通網援引專家觀點預測,消費者支出減少,意味著美國今年第一季度的GDP數據預計也不會好看。根據美國亞特蘭大聯儲GDP追蹤系統預測,第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只有0.9%,消費增速只有0.8%。如果真是如此的話,消費數據將會是近4年來的最低水平。
氣候變化拖慢GDP增長
在美國目前的經濟恢復背景下,消費數據如此低迷確實讓人感到奇怪。
要知道,在美國大選結束后,消費者情緒普遍受到鼓舞。根據本周早些時候世界大企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消費者們的確計劃增加支出。
再加上美國經濟逐漸恢復,二月失業率降到經濟恢復時期地位,收入增長率則達到恢復時期高位。
所以盡管美國GDP增速可能極低,但美聯儲內部和外部的經濟學家們都不是非常擔憂。
然而由于氣候變化,消費水平確實受到限制,GDP也被一再拖累。在第一季度GDP數據出爐后,不知是否會給這位新總統一個警鐘,讓他意識到氣候變化的威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