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集團公司內部碳交易介紹

2017-3-12 22:28 來源: 老汪聊低碳 |作者: 汪軍

集團公司內部碳交易介紹


原文發表于2011年3月同名博客

所謂集團公司內部交易制度,顧名思義,就是為降低一個集團公司的碳排放,引入市場機制,在一個集團(公司)內部實行碳交易的制度。集團公司根據其總排放以及減排目標,像其下屬機構(以公司、工廠、甚至以生產車間為單位)下放排放限額。然后各下屬機構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是否參與碳交易來達成自己的排放目標。這樣,一個集團公司就相當是一個小型的排放交易體系。

 有人會想,是不是沒事找事在公司內部搞這么復雜的一個東西。答案當然不是,集團公司內部建立碳交易制度也能體現降低減排成本,提高減排效率的優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額外的好處如減輕集團總部的管理負擔,如果集團公司收到強制減排指標,由總部一一制定每個下屬機構的減排方案,那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效果還不一定好。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集團公司都適合搞內部碳交易制度,要下屬的機構足夠多,碳排放足夠大,而且都有一定的減排空間才行。集團公司內部交易體制在國外已經有了不少例子,我在這里就簡單地介紹幾個。

英國的石油公司BP早在1998年就開始嘗試對集團內部實行了碳交易體制(BPETS),該交易體制從1998年進行示范,2000年附件一國家的所有下屬機構參與,到2001年達成減排目標而結束。參與者包括BP公司全世界勘探與生產、精煉與銷售、新能源發電、化學4個分類的112個機構。BP實行這次內部碳交易制度的主要目的還是為將來加入EUETS進行實戰演習。所以牽涉到的交易為模擬交易,沒有資金的往來。實驗階段時期的減排目標方式是一刀切的每年排放相對于1990年排放降低1%。第一年(2000年)結果由于目標達成過于容易,效果不是很理想,不過許多機構考慮到今后的banking(可用于抵消今后的排放,不知中文怎么說),也產生了一些交易活動。這一年里平均交易價格為7.6美元,成交量為270萬噸,占總配額的3.5%,其中banking量為260萬噸,可以說是今年超額完成任務并且交易量全都是為以后屯著的。在第二年公司吸取上年教訓,把減排目標直接提到了10%,并且由按年分配配額改成按季度分配配額,使得交易量和交易價格大大上升。2001年交易量為450萬噸,交易價格為每噸40美元,banking量為179萬噸。

殼牌公司也是早期實踐內部碳交易的公司之一,其實行期間為2000年到2002年,實現總排放量相對1990年減少10%、約3200萬噸的排放。這次殼牌的配額發放就有所長進,它根據每個下屬機構的實際情況制定配額。另外殼牌的交易體制里引入了拍賣機制,在發放配額時,實際上只免費發放了95%的配額,另外5%采取拍賣的形式發放(真金白銀的買),而且還引入了懲罰機制(未達成時處以最后一季度交易平均價3倍的罰金)。殼牌公司的碳交易制度相對BP來說已經是完善很多了,但是它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這個市場是自愿參加的,所以直接導致參與者少,并且能參與的基本都是肯定能達成減排目標的,所以交易量和交易價格相對較低。 

以上兩個公司都是附件一國家的公司,他們實行這些制度可以說是在加入EUETS之前的一次演習。因為他們加入強制減排體系是遲早的事。而一些非附件一國家如韓國,也有不少公司實施過內部碳交易體制。韓國的SK energy是集團公司內部碳交易制度實施的先行者,他們從2006年開始研究并設計出了內部碳交易制度(SK Enenergy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SKETS),并于2008年正式實施,其制度內容基本與殼牌的沒什么區別,不過參與者為內部機構強制參與,為了提高參與者的積極性又不加重企業負擔,SK采用未達成目標不懲罰,達成目標給獎勵的原則。另外一個不同點就是公司發放配額是按照BAU(Business As Usual)來分配的,因為韓國國家的減排目標就是到2020年排放對比BAU減少30%。繼SK energy以后韓國一些大型集團如LG化學,浦項制鐵以及5大電力公司都開展了集團公司內部交易。其機制都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浦項制鐵引入了交易所,可以像股票一樣隨時在線進行交易。
 
中國企業進行開展碳交易的可能性
 由于中國很大,所以中國的大型企業非常之多,這給開展集團內部碳交易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中國目前低碳發展如火如荼的大環境下,開展集團內部碳交易制度不是沒有可能的。再加上國內碳交易市場呼之欲出。如果能夠提前進行一些碳交易的嘗試,相信能給企業未來參與碳市場莫大的幫助。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