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逐步優化,高碳產業比重逐步下降,低碳產業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點;能源消費結構逐步優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逐年提升,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逐年下降;高碳產業低碳化改造深入推進,工業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大幅降低;低碳建筑和低碳
交通推進順利,充分發揮試點示范作用,綠色消費和低碳生活的氛圍基本形成;森林
碳匯建設逐步加強,碳匯能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逐步提升,國際低碳技術創新基地基本建成;統計核算、評價考核制度得到健全,低碳試點示范不斷深化,低碳發展
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基礎能力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基本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