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污水處理行業分析
供給能力分析
2014年,全國投運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共4436座,總設計處理能力1.71億立方米/日,平均日處理水量1.35億立方米。2013年,全國投運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共4136座,總設計處理能力1.61億立方米/日,平均日處理水量1.26億立方米。2012年,全國投運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共3836座,總設計處理能力1.49億立方米/日,平均日處理水量1.16億立方米。
污泥處理能力概況
目前我國污泥處置行業分散,單個企業的處置規模比較小,專業從事污泥處置的企業數量較少,最大的企業是無錫國聯環保,處置規模在1100 噸/日左右,約占總污泥量的1%,處理方式主要是干化焚燒。因此,在污泥
市場爆發過程中,將迎來一次跑馬圈地的運動,技術儲備多、資本實力強、示范項目好的企業將有機會奪得大量的項目。
初步估算,2015 年底,污泥無害化處理規模達到797 萬噸/年(干泥),相對2010 年增加185.66%。從區域來看,廣東、
江蘇、
浙江、
河北、
河南、
湖南、
山東、
北京等地區新建規模較大,是未來幾年污泥項目招標的重點省份和城市。
污水處理能力不足
假設2015 年市政污水量達到500 億噸,污泥(80%含水量)占比0.08%,污泥約4000 萬噸,日處理量為11 萬噸/日;假設噸投資30 萬元/噸,總投資額約330 億元。從運營角度來看,焚燒的運營成本在200-300 元/噸之間,則全部焚燒的運營收入在80-120 億元之間。
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沒有足夠滿足相關標準的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也沒有干化焚燒等污泥處理處置工業和專業處理機構,巨量污泥去向不明,帶來的環境風險不言而喻。與污水處理率的快速提升相比,我國污泥處置
問題卻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