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正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2次締約方會議11月14日進入第二周的高級別談判階段。在當天由中國政府、聯合國、摩洛哥王國政府共同主辦的“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
論壇”上,與會各方對發展中國家之間通過“南南合作”不斷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行動表示認可和歡迎,并對中國政府在其中發揮的領導力以及為促進“南南合作”提供的慷慨支持表示感謝。
出席馬拉喀什氣候大會的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議程特別顧問納巴羅14日參加了“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他在接受記者的專訪時強調,近年來不斷增強的“南南合作”行動對幫助發展中國家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影響、落實《巴黎協定》并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而言至關重要。
納巴羅說,“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南方國家’已經掌握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專業知識,而且取得了不少成果,這著實令人鼓舞。更讓人振奮的一個現象是:這些發展中國家愿意將應對氣候變化、實施低碳發展的
政策、措施和能力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最佳實踐同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分享、交流和相互借鑒。對于面臨諸多嚴峻挑戰的最脆弱國家而言,這種‘南南合作’將提供強大的推動力。聯合國方面已經為此啟動了‘南方氣候伙伴關系孵化器’,以發起、促進和支持有助于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伙伴關系,同時促成更多、更廣的氣候伙伴關系。目前,該孵化器已經審查了由聯合國機構、非政府組織和多邊開發銀行推動的300多個雙邊、三邊和多邊合作案例。”
納巴羅在專訪中特別對中國政府為推進“南南合作”所發揮的領導作用和為此提供的慷慨支持表示感謝。在去年巴黎氣候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重申設立200億元人民幣“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并從今年首先開始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范區、100個減緩和適應項目,提供1000個培訓員額,即應對氣候變化“十百千”旗艦合作項目。納巴羅對此表示歡迎。他同時強調指出,中國通過“太陽能聯盟”和“非洲可再生能源倡議”等行動,正在為區域和全球低碳轉型做出重大貢獻。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當天提出了三點建議,以進一步加強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推動建立廣泛參與、各盡所能、務實有效、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第一,鞏固互信基礎;第二,實現優勢互補;第三,建立溝通橋梁。謝振華指出,馬拉喀什會議應該在發展中國家關心的適應、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
問題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特別是在資金問題上,發達國家應明確到2020年每年1000億美元長期資金承諾的出資時間表和路線圖,提出與2020年后進一步行動相匹配的、新的、更大規模的資金支持計劃,確保氣候資金規模的持續擴大。同時完全兌現對“綠色氣候基金”的捐資承諾,滿足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