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喀什,摩洛哥西南部的一個小城,因為7號剛剛開始的全球氣候變化大會,惹人關注。與此同時,在遙遠的
北京,《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6)》(簡稱《綠皮書》)一書發布。
“馬拉喀什氣候變化大會重在落實《巴黎協定》相關內容,而如何落實,需要各國共同努力,這也是選擇此時發布該書的用意所在,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所做出的努力?!薄毒G皮書》副主編、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研究室主任陳迎說。
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巴黎協定》是國際氣候治理進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不是氣候談判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巢清塵說。
巢清塵表示,此次大會是《巴黎協定》生效后的第一次締約方大會。會上,各締約方將圍繞落實《巴黎協定》的具體
問題,增強2020年前氣候行動力度,以及各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的行動情況等展開磋商。
“《巴黎協定》雖然確立了未來國際氣候治理的總體框架,但如何落實仍需要就一系列具體問題開展精細化、規則化的談判,各方在關鍵議題上的分歧依然存在,這也正是此次馬拉喀什氣候大會的主要看點?!标愑f。
陳迎介紹,此次大會將繼續探討如何增強行動以實現2020年前減緩、適應、資金、技術支持與能力建設等方面的目標。同時,《巴黎協定》第一次締約方大會將于11月15日啟動,屆時將探討落實《巴黎協定》的具體措施以及部分尚待明確的議題,包括2025年后如何提升氣候資金的承諾,2050年長期低溫室氣體排放發展戰略,以及增強2020年后各國應對氣候變化雄心的五年評議機制。目前已有97個締約方批準了協定,其
碳排放約占全球總排放量的63%,其他尚未批準的國家需要盡快完成國內批準流程,促進《巴黎協定》的落實。
《巴黎協定》為全球氣候治理提供了框架,此次大會需要推動各國在此框架下將氣候承諾轉化為實質行動,并逐步增強應對氣候變化信心。
“提升信心最明顯的莫過于將溫升控制在1.5℃范圍內??茖W研究表明,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范圍內地球各系統要承受的氣候風險要遠低于2℃。當然相比于2℃目標,1.5℃目標對全球減緩行動的要求更為嚴苛?!背睬鍓m說。
她表示,盡管在《巴黎協定》中各締約方承諾了各自到2030(2025)年的
減排目標,但相對于實現1.5℃目標而言仍有很大的差距。多家研究機構的模擬研究表明,如完全執行當前各國家自主貢獻意愿(INDC),到本世紀末全球溫升范圍為2.2℃—3.4℃。截至2025年,實現當前INDC的減排承諾后,2℃溫升目標下全球仍有467GtCO2(萬億噸CO2當量)的排放空間,1.5℃溫升目標下全球僅剩17GtCO2。到2030年,基于INDC的排放已經超過了1.5℃目標的排放量。
在巢清塵看來,按當前的路徑來看,若想實現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的范圍內,全球不僅需要立即行動并采取強有力的減排、脫碳和固碳措施,在2100年前,還必須實現負排放才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1.5℃目標不僅是全球努力應對氣候變化的方向,也是開啟未來世界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