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摩洛哥馬拉喀什氣候大會前瞻 氣候治理新起點:“落實”成關鍵詞

2016-11-5 08:46 來源: 中國經濟導報 |作者: 程暉

摩洛哥馬拉喀什氣候大會前瞻 氣候治理新起點:“落實”成關鍵詞

 
    被稱為“北非花園”的摩洛哥,《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曾在這里發生,這里還映射著三毛的淡淡鄉愁、電影中迷離的諜影、是地中海邊的童話世界……而如今,這里更是一個清潔能源的大國——到2020年,太陽能將占到摩洛哥可持續能源供應的30%,風能和水能也將分別占到相同的份額。與此同時,摩洛哥還計劃著將一些多余的電力輸送到歐洲。

    11月7日~1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第22次締約方大會將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召開。經過去年巴黎艱苦卓絕的談判,最后達成全球共識的《巴黎協定》后,今年的馬拉喀什的氣候談判是不是會比原先輕松?要將《巴黎協定》中的文字轉變為現實,究竟還有哪些問題尚未得到解決?

    “很多人認為,今年談判可能是‘小年’,不會有大的進展,但是看似平靜,可能更是暗流涌動的時候?!敝袊鐣茖W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迎研究員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中國政府將派出由80多位各有關部門的代表組織代表團參會,談判幾十個議題,這80多個談判代表,每個人都負責相應的談判議題。這次氣候大會是《巴黎協定》生效后的第一次締約方大會,也將是一次落實行動的大會,主要是談判落實《巴黎協定》規定的各項任務,提出規劃安排。同時督促各國落實2020年前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特別是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每年1000億美元資金的落實情況以及各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的行動情況。
   
《巴黎協定》開創全球氣候治理新模式
 
    “《巴黎協定》在國際氣候進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開創了全球氣候治理、甚至是全球治理的新模式?!标愑硎?。

    長期以來,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為發達國家所主導,被霸權主義、單邊行動、南北分歧所困擾,應對氣候變化舉步維艱。中國在國際氣候治理的架構過程中,率先推動合作共贏、公平正義、包容互鑒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新理念,強調應對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可以共贏,強調向綠色低碳發展轉型才是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出路,強調互惠共贏、共同發展這一國際治理的新模式。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氣候治理新體系的積極構建者,更將以此為契機擴大全球對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的共識,并在此基礎上對目前的全球治理模式進行修正和重構。

    “按照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先生講的,中國為《巴黎協定》的達成、巴黎氣候大會的成功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基礎的貢獻、重要的貢獻、關鍵的貢獻。他講了這么多,實際上是在不同的階段做出了這樣的評價?!苯庹袢A表示,在2014年,中美兩國的領導人發布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在這個《聯合聲明》中,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也是兩個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公布了各自自主貢獻的目標。實際上就給全球帶了一個頭,而且也自然形成了一個自下而上、自主決定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模式。在中美兩國帶動之下,全球有160多個國家相繼都公布了自己的自主貢獻的目標,實際上給爭論最大的如何確立減排模式、誰來減、怎么減,奠定了基調。
    “巴黎協定這個重要的成果的達成并不意味著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今年世界范圍氣候災害頻發,形勢很嚴峻,如去年全球平均二氧化碳濃度創新高,全面突破400ppm關口。這個標志性事件也具有里程碑意義,但這是人類面臨危機的里程碑,是對氣候變化嚴峻形勢又一次發出嚴重警告。”陳迎表示。

    《巴黎協定》的長遠目標是較工業革命前控制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不超過2°C,并將控制升溫的1.5°C目標也寫進協定中。“《巴黎協定》中各國提出的自主貢獻目標,即使各國全面履行承諾,相比全球的2°C目標還有不小的距離,更不要說1.5°C目標了。各國立場分歧猶存,落實《巴黎協定》談判仍是艱苦漫長的過程,難度不小。陳迎分析說,《巴黎協定》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栋屠鑵f定》不僅是國際氣候治理的新起點,更是以合作、公平、包容為核心理念的全球治理體系的新起點。
   
“落實”還需一系列機制和制度安排
 
    “去年為了達成《巴黎協定》,各國求大同,達成了政治共識,但是今年一談具體細節,矛盾就會出來?!?/DIV>

    “前兩天參加馬拉喀什氣候大會的部長級預備會的50多個國家的部長都取得了共識,這次馬拉喀什會議一定要開成一個落實行動的會議”。解振華談到。

    他表示,《巴黎協定》約定的是2020年至2030年全球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但是2020年之前《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及多哈修正案所確定達成的共識、做出的決定和各國做出的承諾,都應該兌現、落實。因為這是為2020年之后實現和落實《巴黎協定》奠定政治基礎,也將為減排和適應能力奠定基礎,所以所有過去做的決定和各國的承諾都應該落實。另外,各國已經做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自主貢獻,到底落實的情況怎么樣,這也是需要大家明確的,因為2018年要進一步開展全球的促進性對話,所以必須要了解各國整體行動情況。

    解振華還談到,落實《巴黎協定》當中所做出的一系列規定,要開展一系列的談判,并做出一些具體安排。因此,各方要就《巴黎協定》實施的后續談判做出具體安排,要有一個時間表,也要有一個路線圖,最終把《巴黎協定》所有規定通過一系列的機制、制度安排來加以落實,這也是這次會議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

    同時,發展中國家最關心的問題,即發達國家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的支持,到底能不能落實到位。

    “今年還有一個大的看點,就是美國大選將在摩洛哥氣候談判期間分出勝負,新一屆政府上任后,還會不會承認奧巴馬政府所做的氣候承諾?其他一些發生政權交替的國家也存在這個問題。通過談判要進一步明確各個國家對原來承諾的落實情況?!标愑硎?。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就曾表示,他將會反對《巴黎協定》,他認為這損害美國的產業利益。解振華表示,今年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北京,他們討論了這個問題。解振華表示,《巴黎協定》是世界上所有國家都一致同意已經生效的國際條約,應該是有法律約束力的。特別要提出來,《巴黎協定》指出了全球綠色低碳發展大趨勢,而且成為一種潮流,各個國家都在積極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來實現既要脫貧又要發展經濟、既要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要保護生活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無論哪個國家的領導人都應該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如果逆潮流而動,老百姓不會答應,而且這些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在這一點上,相信如果是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他應該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
   
中國一如既往推動氣候變化各項工作
 
    “中國‘十二五’以來應對氣候變化的進展和主要的成效是矚目的?!苯庹袢A表示。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碳強度累計下降了20%,超額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17%的目標任務。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了12%,超額完成了“十二五”規劃所提出的11.4%的目標,森林畜積量增加到151.37億立方米,提前實現了到2020年增加森林蓄積量的目標。

    “截至到2016年9月,全國7個試點碳市場配額現貨累計成交量達到1.2億噸二氧化碳,我們搞碳市場的試點,累計成交金額超過了32億元人民幣。這些進展彰顯了我國以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解振華表示。

    解振華談到,2017年中國要啟動全國的碳市場,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積極進行。首先,已經在全國7個省市開展了碳市場的試點工作,應該說非常順利。現在是做到了有機構、有地方立法確定了配額,也分配了這些配額,建立配額的分配辦法,還建立了核算報告、核查的體系,建立了交易規則,完善了監管的體系和能力建設,基本形成了要素完善、特點突出、運行平穩的地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叭珖y一碳市場啟動后,中國會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場。這是很好的嘗試,用市場的手段,給企業更大的自主權?!标愑治稣f,全國統一市場形成后,將會有更多企業納入,中國地區差異較大,理論上講,差異越大,交易潛力也越大,但是監管也更困難,這是個兩難的問題。如果出現監管不力,容易出現價格欺詐行為,市場信號也就容易扭曲。因此,市場化是改革的方向,但要謹慎小心,立法、制度安排都要及時跟上。

    陳迎表示:“今年也是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實施的第一年,聯合國制定的一整套包含17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第13個目標就是應對氣候變化。,因此,落實好《巴黎協定》,也是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貢獻?!?/DIV>

“今后我們要在落實《巴黎協定》的過程中,要把它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很好地結合起來,我們要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之下來實現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落實中國氣候變化自主貢獻的目標,也就是到2030年左右要使中國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爭取提前達峰,能源結構、產業結構都要進一步的優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也為保護全球的氣候環境做出中國應有的貢獻?!苯庹袢A表示。   
 
歷屆世界氣候大會要點回顧
 
    1995·德國柏林:通過了《柏林授權書》等文件。
    1996·瑞士日內瓦:會議就“柏林授權”所涉及的“議定書”起草問題進行討論。
    1997·日本京都:通過了《京都議定書》。
    1998·布宜諾斯艾利斯:發展中國家集團分化為3個集團。
    1999·德國波恩:通過了《公約》附件一所列締約方國家信息通報編制指南、溫室氣體清單技術審查指南、全球氣候觀測系統報告編寫指南。
    2000·荷蘭海牙: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執意推銷“抵消排放”等方案。
    2001·摩洛哥馬拉喀什:通過了有關京都議定書履約問題(尤其是CDM)的一攬子高級別政治決定,形成馬拉喀什協議文件。
    2002·印度新德里:通過《德里宣言》,強調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與可持續發展仍然是各締約國今后履約的重要任務。
    2003·意大利米蘭:通過了約20條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環保決議。
    2004·布宜諾斯艾利斯:圍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效10周年來取得的成就和未來面臨的挑戰、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等重要問題進行了討論。
    2005·加拿大蒙特利爾:本次大會取得的重要成果被稱為“蒙特利爾路線圖”。
    2006·肯尼亞內羅畢:達成包括“內羅畢工作計劃”在內的幾十項決定。
    2007·印尼巴厘島:通過了“巴厘島路線圖”。
    2008·波蘭波茲南:八國集團領導人就溫室氣體長期減排目標達成一致。
    2009·丹麥哥本哈根: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
    2010·墨西哥坎昆:談判各方不愿意在經濟發展問題上進行妥協。
    2011·南非德班: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仍不簽署《京都協議書》。
    2012·卡塔爾多哈:仍舊是一場異常艱難的談判。
    2013·波蘭華沙:重點討論資金、損失損害補償機制、新的時間表路線圖三個問題。
    2014·秘魯利馬:經過13天的緊張斡旋,最終達成了各方能夠接受的結果。
    2015·法國巴黎:通過《巴黎協定》,協定將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