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我國力推碳金融市場發展 千億市場待開發

2016-10-28 12:04 來源: 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

我國力推碳金融市場發展


近期,我國碳金融市場利好不斷。一方面中國批準《巴黎協定》,另一方面中央深改組通過《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使得碳金融市場隨之受益。有報告預測,2020年后,碳金融交易規模保守預計可超1000億元,最高預計可達45000億元。

政府出臺扶持意見

近日,央行、財政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主要目的是動員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綠色產業,這不僅有助于加快我國經濟向綠色環保轉型,也有利于促進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技術進步,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經濟增長潛力。

《意見》明確,要發展各類碳金融產品。促進建立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有國際影響力的碳定價中心。有序發展碳遠期、碳掉期、碳期權、碳租賃、碳債券、碳資產證券化和碳基金等碳金融產品和衍生工具,探索研究碳排放權期貨交易。

碳金融,就是碳市場的金融化。依托碳配額及項目減排量兩種基礎碳資產開發出來的各類金融工具即為碳金融產品,從功能角度主要包括碳期貨等交易工具、碳債券等融資工具和碳指數等支持工具三類。

業內人士表示,碳金融會受益于國家綠色金融的發展。這從國家綠色金融政策中更加明確和具體地提出“碳金融”,并且不斷清晰碳金融的概念和內涵可判斷得出。

各地方穩妥推進

專家表示,七省市碳交易試點正式開市以來,為了推進企業碳資產管理、活躍碳市場交易,各個試點碳市場分別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碳金融創新,推出了近20種碳金融產品,涵蓋了除碳期貨之外的交易工具、融資工具與支持工具等主要領域。

深圳為例,該試點相繼推出了全國首單碳債券、首個碳基金、首個跨境碳資產回購、首個綠色結構性存款、首創配額托管模式等。面向明年的全國碳市場,深圳還將在碳金融領域開展更多以服務管控單位節能減排需求和低碳轉型要求的、可復制、可推廣的金融產品。

北京是碳交易產業鏈最為完善的地區。金融機構、碳資產管理公司、大型央企總部都在北京。目前全國碳市場的設計團隊也在北京,他們是未來可持續碳金融產品研發的重要利益相關方。

碳金融市場仍存在問題

但專家表示,碳金融因為缺乏堅實的市場基礎,創新方向和產品受到較大限制,產品的可復制可推廣性不強。目前碳金融面臨著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挑戰。在全國碳市場建設推進過程中,地方財政支持力度小,各地企業數據基礎薄弱,相關專業人才不足等,制約了全國碳市場進程,也引發了碳市場系統性風險的擔憂。

此外,碳交易處于金融監管的高壓下,對于金融產品開發、創新的監管力度更為嚴格。碳市場的發展又需要金融創新來滿足市場需求,也需要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參與,需要更活躍的交易,但是參與主體越大交易量越大,其監管風險也越大,這就需要頂層權衡好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

但專家也表示,對此不必悲觀失望,畢竟碳市場運行只有三年,并且各個市場相互孤立,難免出現以上問題。可以說,碳金融面臨的挑戰也是碳市場建設面臨的挑戰,未來中國碳市場的設計導向至關重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