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目前碳
市場建設備受高層重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努力強化
節能減排,不但是治理霧霾等嚴重空氣污染
問題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經濟轉型的內在要求,而培育和建設碳
市場,則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重要一環。2015年以來中央制定了多項富有雄心的氣候目標,并對碳市場建設提出了越來越明確的要求。
七大
碳交易試點已積累豐富市場經驗,碳交易的主要品種形成2013年,在國家發改委的批準下,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
深圳等七省市開展了碳交易試點。截至2015年10月底
,包括北京、上海等7省市在內的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試點的累計配額公開交易量超過4800萬噸,累計成交額超過14億元人民幣億元。目前我國七大交易所均推出了自己的配額交易產品:北京交易所的BEA,上海交易所的SHEA等,項目制的ccer也逐步走向成熟。
未來利好催化不斷,碳交易風口將至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蔣兆理在10月20日舉辦的“中歐碳交易能力建設項目高級
論壇”上提到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配額分配方案已上報國務院,預計年底
前獲批。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公約《巴黎協定》也將在11月4日正式生效,全國碳交易市場準備工作充分,預計將于明年正式成立。目前我國在碳交易方面的經驗已經較為豐富,在即將正式生效的《巴黎協定》和全國碳市場建設的大背景下,碳約束時代到來,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排放權未來將成為一種具有價值的稀缺商品,逐漸成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項新型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