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債券--
全國首單綠色“債貸基”在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成功注冊
日前,武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作為首單綠色“債貸基”,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成功注冊。本期中期票據信用等級及發行人主體評級均為AAA,由國家開發銀行主承銷,將國開發展基金或國開金融下屬基金、國開行中長期貸款以及國開行主承銷的債券有機結合,注冊金額35億元,本期發行20億元,其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武漢市軌道
交通設施建設及償還銀行貸款。
武漢地鐵注冊全國首單軌道交通綠色中期票據
武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度第一期綠色中期票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注冊。本期中期票據是國內第一只由軌道交通企業發行的綠色債券,也是湖北省發行的第一只綠色債券。
當代置業發行3年期美元綠色票據 利率6.875%
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1107.HK)
北京時間10月14日成功發行3.5億美元3年期的綠色票據,利率為6.875%。這是首家在
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內地房地產企業發行綠色債券。
博天環境發行綠色公司債 開非上市民營企業先河
11日,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3+2年期綠色公司債券,發行規模為3億元,成為國內首支非上市民營企業公開發行的綠色公司債。
交通銀行獲批發行不超過300億元綠色金融債
交通銀行獲準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的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專項用于綠色產業項目貸款。2016年以來,中國境內“貼標”綠色金融債發行規模已達到920億元。
財政部:垃圾、污水處理等新建項目強制應用PPP
財政部發布通知,在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公共服務領域,各地新建項目要“強制”應用PPP模式,中央財政將逐步減少并取消專項建設資金補助。
五大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修編制定
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14日公告稱,發改委、環保部、工信部聯合修編制定了電解錳、涂裝、合成革、光伏電池和黃金等五大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并于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工信部:新能源車準入新規即將發布 準入門檻提升
10月13日,在2016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峰會現場,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對新能源汽車準入政策修訂的原因進行了說明。他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安全
問題更為突出。為了治理各種問題,對準入規則修訂是必須的。
發改委:強化節能目標責任約束 發展環保產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10月13日介紹,我國將實行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優化能源結構,強化節能目標責任和
法規標準約束,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大力推進節能工作。
--地方綠色發展--
環保部:“重霾”之下北京城鄉結合部及郊區應急響應預案落實不力
環保部近日對北京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情況開展專項督查發現,北京城鄉結合部及郊區的應急響應預案沒有落到實處。
貴州省發布大生態建設“十大工程包”,涉及三個方面十類生態環保項目,將借此拉長貴州大生態“長板”。這些生態工程中每個領域有20個項目,共計200個,總投資達1561億元。其中“四型”產業項目主要圍繞發展綠色經濟,投資691億元,占總投資的44.2%,比重最大。
黑龍江省近年來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容量突破700萬千瓦,占電力裝機比重26.1%。
湖北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生態廊道 不到兩年造林726萬畝
2015年1月至今不到兩年,湖北省共完成造林726.4萬畝,有效促進了長江經濟帶綠色生態廊道建設。
貴州省獲國家億元資金保護境內濕地
地處長江、珠江上游的貴州省,2016年獲得中央財政濕地補助和建設資金1.02億元,以保護境內20.97萬公頃濕地。
遼寧將對秸稈焚燒防控不力部門追責 情節嚴重者負刑責
遼寧省政府近期出臺了秸稈焚燒防控追責管理辦法,對秸稈焚燒防控不力的,將予以追責,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的,最高將被免職,情節嚴重者,將追究刑事責任。
大連:全面實施涉水企業黃紅牌制度
大連市將全面實施涉水企業黃紅牌制度,對超標或超總量的排污企業予以黃牌警示,一律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對整治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予以紅牌處罰,一律停業關閉。
北京重污染過程PM10中的粗顆粒成分偏高 或因本地污染源排放
本次重污染過程從10月11日開始,由
河北中南部產生,前期受持續的西南風影響,污染物沿太行山山脈不斷往北京及周邊地區輸送,導致后期京津冀北部地區污染持續加重,北京地區的污染物呈現明顯的山前累積特征。
--國內動態--
央行馬駿:綠色金融將為企業帶來新的商機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11日表示,綠色金融體系的建立將提高綠色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和融資可獲得性,同時降低污染型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和融資可獲得性,進而扭轉投資結構,并將為企業和金融機構帶來新的機遇。
二季度排放嚴重超標企業環比少40家 30多家企業連續上榜
第二季度排放嚴重超標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涉及辛集市水處理中心等55家企業,分布于
內蒙古自治區等16個省份。與第一季度相比,嚴重超標企業減少40家,涉及省份減少兩個。但有30多家企業連續兩個季度嚴重超標。
資源稅全面改革首月減負5.54億元
從典型調查的130戶重點企業看,資源稅全面改革后的平均負擔率為4.88%,比改革前下降2.28個百分點。其中,112戶企業負擔降低或持平,共減負0.89億元;18戶企業負擔略微上升,共增負395萬元。
前8月各類環境違法案件有所上升
環境保護部12日通報,今年前8月,全國共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57件,罰款數額5118.9萬元;查封、扣押案件820件;限產、停產案件315件;移送行政拘留352起;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68件。
農業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5751億元
截至今年6月末,農業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5751億元,較年初增長5.89%,高于全行法人貸款平均增速2.63個百分點。
我國每年因氣象災害糧食減產逾500億公斤
2016年前6個月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半年,中國變暖幅度明顯高于全球,氣候變化對糧食和農業的影響越來越大。氣溫每上升1℃,糧食產量將減少10%,我國每年因氣象災害導致的糧食減產超過500億公斤。
光大國際獲國開200億元支持綠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13日公布,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綠色金融支持生態環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深化雙方在節能環保領域的戰略性合作。
--國際動態--
限控氫氟碳化物協議達成 中國貢獻受贊賞
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市舉行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第28次締約方大會上,來自近200個國家的近800名代表15日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達成了歷史性的限控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協議。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呼吁重視氣候變化因素
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資產超過5萬億美元的貝萊德集團(Blackrock)呼吁重視氣候變化因素。投資者已經不能再對氣候變化坐視不理,在進行投資分析時,氣候意識成為了其中的重要考慮因素。
中方愿與各方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繼續加強合作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0日表示,中國為推動達成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和《協定》早日生效作出了積極貢獻。中方愿與各方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繼續加強合作。
糧農組織呼吁發展可持續農業應對氣候變化
聯合國糧農組織14日呼吁全球共同努力,通過發展可持續農業應對全球性氣候變化、饑餓和貧困,實現國際社會制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研究報告--
綠色金融指數:海內外綜覽
綠色信息披露不充分、環境績效的歷史數據周期較短、樣本較少,是我國綠色指數發展受阻的重要原因。隨著綠色金融體系的發展,綠色指數發布的條件也將逐步成熟,市場的關注度也會逐漸提高。
穆迪:碳轉型令全球汽車業面臨的信用風險升高
穆迪認為,因汽車制造企業需作出重大調整從而更有效地降低該行業的
碳排放量,并積極應對替代燃料汽車(AFV)需求的預期增長,全球汽車制造業正面臨環境的迅速變化以及信用風險的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