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排放權擔保融資法律問題研究

2016-10-11 13:29 來源: 金融法苑 |作者: 夏梓耀

碳排放權擔保融資的現狀


  (二)碳排放權擔保融資的現狀

  2014年9月,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210萬噸碳排放配額作質押,獲得興業銀行4000萬元貸款,成為國內首筆碳配額質押貸款業務。[3]2014年12月,華電新能源技術開發公司在廣東省以碳排放配額作抵押獲得浦發銀行1000萬元融資授信,成為國內首筆碳配額抵押融資業務。[4]隨后,中國建設銀行、上海銀行等其他商業銀行陸續推出以碳排放權作為擔保的信貸產品,碳排放權擔保融資業務呈現方興未艾之勢。

  在實踐中,以碳排放權作擔保融資多被稱為“碳排放權質押”,也有少數被稱為“碳排放權抵押”。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簡稱《物權法》)中,質押與抵押是兩類不同的擔保方式,適用不同的法律規則。以碳排放權擔保融資,究竟是采用“質押”還是“抵押”方式,亟須明確。抵押與質押的一個重要區別是,擔保品設定抵押后不影響擔保人對擔保品的使用,而質押則不然。如房屋抵押后不影響所有權人使用房屋,動產質押后所有權人不能使用質物。碳排放權的作用在于沖抵碳排放量,并且一經沖抵權利便告消滅。若權利人以碳排放權擔保融資后仍可使用碳排放權,則擔保權人的權利毫無保障可言,因此以碳排放權作為擔保不應屬于抵押。此外,從我國《物權法》的相關規定看,只有以建設用地使用權等不動產權利設定擔保才稱為抵押,以其他權利設定擔保均稱為質押。故統一確定碳排放權擔保融資的方式為質押較為適宜。本文所稱碳排放權擔保融資,指以碳排放權作為質押進行融資。

  目前,碳排放權作為一種新型權利,其內容、性質、效力如何,在理論上存有爭議,在法律法規中也未明確。商業銀行接受一種在法律上不清不楚的權利作為融資擔保,難免會顧慮重重而逡巡不前。我國《物權法》第五條規定了“物權法定”原則,即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不允許當事人自由創設,但在《物權法》第二百二十三條確立的可供質押的權利范圍中沒有明確規定碳排放權。開展碳排放權質押融資的法律依據不明確、不充分,使得即使有部分商業銀行敢于先行先試接受碳排放權作為融資擔保,也難以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大規模普及。以碳排放權進行質押,理論上是否可行,實踐中有無必要,都是將來碳排放權交易立法無法回避的議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