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美國《科學》雜志22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地球土壤到本世紀末吸收并存儲碳的能力可能被高估了約一倍。這意味著土壤在減緩全球變暖中起到的作用比此前認為的要小得多,有關碳
減排措施可能需要加大力度。
論文第一作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詹姆斯·蘭德森研究組博士后賀鈺杰告訴新華社記者,在研究氣候變化的地球系統模型中,陸地生態系統吸收并存儲碳的能力,即所謂
碳匯,是不確定性最大的部分,其中又以土壤碳匯最難量化,因為地下過程難以直接觀測和進行大范圍實驗。
賀鈺杰等人認為,放射性碳14是用來評估和優化地球系統模型中土壤碳循環的很好的工具。研究人員從已發表文獻中收集了全球157個站點的土壤放射性碳14數據。結果顯示,地球土壤碳年(即碳在土壤中的“消化”周期)是3100年,而不是現有模型估計的450年。
換言之,土壤吸收碳的時間比以前認為的要長得多。從成百上千年的長時間尺度上看,土壤仍會吸收、存儲大量的碳,但這顯然對今天的應對氣候變化努力不會有太多幫助。
根據實測碳14數值,研究人員重新計算土壤碳匯能力,結果顯示到2100年土壤實際碳匯能力比模型結果減少了40%,相當于1700億噸碳。如果充分考慮地球系統模型中陸地、海洋與大氣的各種相互作用,土壤碳匯依然會比模型結果減少了52%。
賀鈺杰說,這一結果說明約一半被認為土壤吸收、存儲的碳將仍滯留在大氣中,這些高估的土壤碳匯相當于近5年來燃燒的化石燃料的總排放量。這項研究意味著,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有關措施可能需要加速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