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發展現貨市場有助于完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

2014-6-19 10:02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作者: 張博

       碳排放權交易的原始動力是控排企業年度清繳前的配額短缺或盈余,在有儲存機制時配額過剩的企業可以繼續保留配額以供后續年份的使用。當一個市場流動性充裕時,企業可以將剩余配額變現,緩解短期資金壓力,并在履約前買回配額。但目前已開始的試點都還沒有證明在長周期內的充足流動性,在無人為干預的市場中,企業的擔心往往是今天賣出的配額明天能否買回來,或者買回的成本會不會過高?機構或者個人投資者是提高流動性的有效工具,但如果沒有企業來“接盤”,最終的風險將全部轉移給投資者。
 
       同時,生產型企業往往是風險厭惡型的,在無法回避未來的風險時,企業的選擇往往是保守的不參與交易。對于有一級市場的試點來說,如果政府有償發放配額的預期(如時間和發放量)很明朗,可以預見的是企業一定會選擇在一級市場中購買短缺的配額。因此,現貨市場即使足夠大(配額量非常大)也難以解決無剛需的政策產品在交易中的根本問題---價格發現和風險規避。
 
       那么我國碳交易體系從一開始發展現貨市場就是錯的嗎?也不一定。發展現貨市場的過程是完善交易機制、培育市場參與者、挖掘真實供給和需求的過程。但市場設計者應該考慮到現貨市場的天生不足,并應有計劃的引導市場進行升級,直到一個完整的期現貨聯動市場的產生。(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