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議題不僅首次亮相今年G20舞臺,在多部委的“合力”推動下,實質性的發展舉措也出臺。央行、財政部等七部委8月31日發布《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下稱《指
導意見》),令我國成為全球首個建立較完整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經濟體。
其中,作為撬動綠色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本工具,綠色債券已在我國迅速生根發芽。2016年以來,我國綠色債券
市場快速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而今年3月份剛試點的
綠色公司債迅速“落地開花”,其發展態勢引人關注。
在僅僅5個多月的時間里,已有5單綠色公司債券及1單綠色資產支持證券(ABS)通過審核,成功發行并在上交所上市,發行規模約134億元。此外還有多單綠色公司債或ABS已完成受理,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中。
8月16日,中國
節能發行的30億元央企首單綠色公司債,創下非金融企業發行同期限綠色債的歷史最低成本紀錄;8月30日,60億元中國三峽集團綠色公司債,規模創下了綠色公司債的最
高紀錄,其中,10年期品種創下非金融企業同期限公司債的歷史最低發行利率。
在綠色金融體系頂層設計出臺后,綠色公司債的下一步發展更值得期待。記者獲悉,上交所已對綠色債專門開辟了綠色通道,加快審核效率,同時,未來有望進一步引入中長期投資者和專業綠色投資者,從源頭降低綠色發行人的融資成本。此外,綠色公司債板塊和綠色債券指數也有望適時啟動,擴大綠色債券市場的影響力。
綠色債券試點品種“百花齊放”
“我們這單綠色ABS走的是綠色通道,從申報到拿到無異議函,僅用了6天時間。”農行公司與投行業務部高級經理闞純斌告訴記者,農行是“農銀穗盈—金風科技(16.120, 0.04, 0.25%)風電收費收益權綠色ABS”的項目安排人,這筆綠色ABS的審核效率較高。
上周,金風科技發行的上交所首單綠色ABS成功掛牌上市,發行規模共計12.75億元,分為5檔,加權平均利率僅為3.98%,較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下浮16.22%,創下非金融企業ABS發行利率新低紀錄。
與普通公司債不同的是,綠色公司債的募集資金必須投向綠色產業,用于綠色項目的建設、收購、運營與再融資。記者獲悉,相比普通公司債,目前上交所對綠色公司債的審核更快捷,為綠色公司債開辟了專門的“綠色審核通道”,配備專人對綠色公司債券或綠色ABS進行審核,以提高其上市或掛牌效率。
上交所債券業務部相關業務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以可再生能源發電、污水處理、垃圾回收利用等為代表的綠色行業,具有現金流持續穩定的特征,較為契合ABS對于基礎資產現金流的要求,適于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加之今年5月證監會首次發布資產證券化業務監管問答,明確提及積極支持鼓勵綠色環保產業項目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融資發展,故上交所對該項目的推進給予了大力支持。
不僅審核高效,這單綠色ABS也是國內首單由國際知名綠色
認證機構進行“雙認證”的綠色固定收益產品,體現出綠色公司債市場的高標準。上交所相關人士表示,上交所的目標是打造一
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高質量的綠色債券市場。今年試點開展以來,上交所一直在努力發掘既有資金需求,又具備良好“綠色資質”的潛在發行人。
今年3月16日,在證監會大力推動下,上交所正式發布了《關于開展綠色公司債券試點的通知》,啟動了綠色公司債券試點工作。短短數月間,上交所的綠色債券試點品種“百花齊放”,已覆蓋普通公司債券、ABS、可續期公司債券、熊貓公司債券等各種產品類型。目前,上交所所有的綠色產品均以G(Green)開頭的上市簡稱進行統一標識,便于投資者識別。
“聲譽效應”激勵綠色債券發展
“金風科技作為風電行業的大體量企業,我們覺得有責任和義務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讓綠色金融市場逐步被市場所關注。”金風科技總裁王海波對上證報記者坦言,其實金風科技本身是有能力拿到項目貸款的,但仍多次嘗試發行綠色債券,主要是希望做出一些示范效應,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作為國內風電行業龍頭企業,金風科技被認證為“純綠”發行人,去年就已成為首家在境外成功發行綠色債券的中國企業,當時獲得近5倍的超額認購,顯示境內外投資者對其高度認可。
一些市場人士將綠色債券比喻為“情懷債”,也從側面反映出其所產生的環境效益。根據評估,在金風科技這單ABS項目的5年存續期內,共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240萬噸,相當于節約標準煤85.8萬噸;長江三峽集團綠色公司債券三座募投電站運營后,預計可每年節省標煤約4568.4萬噸。
但單靠“情懷”來發展綠色債券或難以持續。在王海波看來,除了情懷,發行綠色債券實則有利于大幅提升整個行業產業鏈的融資環境。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我們深刻體會到,和我們合作的很多中小民營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面臨融資難的困境。”王海波透露,金風科技一些供應商年利潤能達到5000萬至6000萬,但融資成本卻高達到9%至10%,最終高昂的融資成本實際還會轉嫁到金風科技身上。在這一背景下,金風科技成立了專門團隊,幫助供應商做供應鏈融資,也希望更多的行業內企業能運用綠色債券進行融資。
記者了解到,金風科技在
新疆生產與安裝風力發電機組均優先使用本地產品,帶動一批本地企業迅速發展,眾多上下游內地企業也選擇落戶新疆。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新疆風電產業產
值約達400億元,金風科技自身創造產值約占其中25%,吸引的上下游企業創造產值也占約25%。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實踐表明,聲譽效應可以激勵綠色投資。一些綠色投資者,包括今年以來的我國綠色債券發行人,在追求商業回報的同時,也收獲了良好的社會聲譽。重視“聲譽”的、負責任的投資者正在增多。《指導意見》在政策層面鼓勵金融機構和企業開展綠色投融資,會得到積極響應。
綠色“金主”仍需培育壯大
對于投資者而言,在購買綠色債券前,一個經常困擾的
問題就是,投資綠色債券和普通債券有何區別?一些投資者坦言,目前綠色債券的利率優勢并不明顯,綠色債券在國內仍處于起步
階段,被投資者全面接受還需時日,綠色債券的投資者群體仍需培育。
浙商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執行董事周亮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從其承銷的首單交易所綠色公司債嘉化能源來看,在推介過程中確實花費了一些功夫,希望在培育投資者方面,政府會有相應的優惠政策出臺。可喜的是,《指導意見》不僅鼓勵養老基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開展綠色投資,也明確提出中央財政整合現有節能環保等專項資金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發起區域性綠色發展基金。向社會各界發出了政策層面支持綠色投資的積極、重大的政策信號,有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
同時,陳雨露也提到,通過再貸款等措施來支持綠色信貸和綠色金融發展。廣義上理解“再貸款”,既可以是央行給商業銀行利息較低的貸款,也可以是支持商業銀行購買綠色債券或綠色信貸資產支持證券,也可以是抵押補充貸款。此外,《指導意見》還特別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強制性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以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對綠色投資構成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