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報道,螞蟻金服宣布,8月27日對旗下支付寶平臺的4.5億用戶全面上線“碳賬戶”。這將是迄今全球最大的個人碳賬戶平臺。
“碳賬戶”被螞蟻金服定義為支付寶三大賬戶之一(資金賬戶、信用賬戶、碳賬戶),用于度量人們一些日常活動的碳
減排量。螞蟻金服認為未來金融是綠色金融,人們未來生活方式是綠色生活方式,“碳賬戶” 將致力于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低碳生活衡量、交易、共享平臺,不僅可以讓人記錄低碳綠色足跡,也可以形成人們的綠色減排活動形成碳資產的交易賬戶,未來條件成熟,可能實現碳資產買賣、投資。
支付寶“碳賬戶”計劃項目將分階段進行,在支付寶客戶端里,首期“碳賬戶”概念著重突出用戶
碳減排的公益價值,被設計為一款“螞蟻森林”公益行動:用戶如果步行、地鐵出行、在線繳納水電煤氣費、網上繳
交通罰單、網絡掛號、網絡購票等行為,就會減少相應的
碳排放量,可以用來在支付寶里養一棵虛擬的樹。
這棵樹長大后,公益組織、環保企業等螞蟻生態伙伴們,可以“買走”用戶的“樹”,而在現實某個地域種下一棵實體的樹。據悉,首期用戶的虛擬樹將由阿拉善SEE基金會在
內蒙古阿拉善盟地區種植。
碳賬戶的直接意義,在于讓人們更清晰地感知到可持續行為的成就感。螞蟻金服和
北京環境交易所合作,開發了計算相應減排量的
方法學。通過支付寶完成日常小事,有了明確、可計量的碳減排效果,如果每個人完成3個一次:每天一次1公里內步行上班代替其他交通方式;每月線上繳一次水電煤氣費;每周在超市等使用5次支付寶消滅紙質單據,能夠實現人均每天減排量142g。
如果4.5億支付寶用戶都能這樣行動起來,每年完成的減排總量可以折合為在我國東北地區新造約4.1萬平方公里喬木林一年的林業
碳匯量,造林面積相當于小半個大興安嶺的面積——難怪有人說,支付寶用戶動動手,兩年造出一個大興安嶺!
綠色金融已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并且是杭州G20會議兩個金融議題之一。過去這個話題一直顯得有些“高冷”,公眾參與度不夠。這次首期以游戲方式運行的支付寶個人碳賬戶平臺,有著“從零到一”的意義。
“互聯網+綠色金融,可以激發每個人的能量。” 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說,螞蟻金服的綠色金融方式,是以科技驅動創新,喚醒每個普通人的減排環保意識,積極呼應頂層設計,推動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經驗交流和能力建設。
“這既是個人積累綠色低碳活動的‘計賬本’,也可能成為以后個人參與
碳交易的‘碳戶頭’。”北京環境交易所總裁助理王穎表示,下一步,如果個人碳減排活動能夠形成國家認可的方法學并納入中國自愿減排項目(
ccer)類型,也許有一天,個人碳賬戶就能參與碳
市場的買賣與投資。
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表示,中國需要包容性、可持續、有幸福感的增長,金融的理想是幫助實現社會的理想。“我們想做不一樣的綠色金融,把金融屬性、公益屬性、共享屬性結合起來,打造一片可以持續成長的螞蟻森林。”
據悉,最近螞蟻還將與聯合國有關機構合作,共同推進全球范圍內的綠色金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