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6年G20杭州峰會
碳中和項目啟動儀式在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舉行。項目將以造林的方式,中和峰會因
交通、餐飲、住宿等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這在G20峰會史上尚屬首次,也是繼2010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天津會議、2014年APEC會議之后,中國政府通過造林方式實現零排放目標的第三個大型國際會議。
啟動儀式由國家林業局、
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綠色
碳匯基金會、浙江省林業廳和杭州市人民政府承辦,華東林交所參與協辦。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陳述賢、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黃旭明、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高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馬愛民、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戚哮虎等出席啟動儀式。來自浙江省和杭州市直相關部門、捐資單位及新聞媒體代表近200人參加。
陳述賢在致辭中說,為向G20經濟體展示我國堅持低碳、綠色發展的決心、行動和擔當,由國家林業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倡議,經外交部批準,決定啟動2016年G20杭州峰會碳中和項目,通過植樹造林抵消會議的
碳排放,使此次峰會成為首個低碳峰會。據測算,這次G20杭州峰會將排放溫室氣體約6674噸二氧化碳當量。為此,由老?;饡腿f馬聯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捐資,在杭州近郊的臨安市太湖源鎮營造334畝碳中和林,在未來20年將完全吸收本次G20杭州峰會排放的全部溫室氣體,實現峰會零排放的目標。
陳述賢表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國家林業局始終把提供良好生態產品、物質產品、優美環境作為林業部門的職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創新、狠抓落實。僅“十二五”期間,全國就完成造林4.5億畝、森林撫育6億畝,分別比“十一五”增加18%和29%。森林面積、蓄積、森林植被碳儲量持續增加,質量不斷改善,人工林面積保持全球第一,使我國成為同期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為改善人類生存環境、助力綠色發展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高風在致辭中指出,G20杭州峰會是今年我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也是近年來中國主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峰會。峰會將為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經濟治理開創新愿景、提供新動力,受到世界矚目。我國政府決定通過植樹造林增匯的方式抵消峰會造成的碳排放,是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的務實行動,向世界傳遞低碳、環保辦會的積極信號。G20峰會碳中和項目的啟動,不僅貫徹了我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同時也踐行了G20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精神,展現了中國與全球主要經濟體一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世界經濟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轉型的決心和努力。
黃旭明在致辭中指出,舉世矚目的G20峰會在浙江杭州市舉辦,是中央對浙江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的肯定和認可。實施峰會碳中和項目,是全省廣大干部群眾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抓住機遇、接軌國際、創新實干的表現,更是林業創新發展融入和服務峰會的重要載體。他要求省直有關部門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通力協作,保質保量的如期完成G20杭州峰會碳中和項目的造林任務,向二十國集團和關心綠色低碳發展、環境保護的社會各界提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2016年G20杭州峰會碳中和項目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浙江省林業廳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組織實施。計劃至明年3-4月份在適宜的造林季節,根據項目實施方案和作業設計要求,在臨安太湖源鎮營造由紅豆杉、銀杏、光皮樺、浙江楠等珍貴鄉土樹種組成的碳中和林334畝,并做好后期撫育管理工作,保證造林質量和成活率,在未來20年完全吸收本次會議排放的二氧化碳,使項目成為國內外大型會議碳中和林的示范樣板。項目造林任務完成后,將在項目區樹立永久性紀念碑牌。此項碳匯林建設項目,也是浙江省碳匯林業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近年來,浙江省先后成立了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浙江碳匯基金、溫州碳匯基金、臨安碳匯基金,及其鄞州、北侖、瑞安專項。全省共募集社會資金近1.6億元,已完成碳匯造林5.47萬畝、碳匯森林經營9.21萬畝。
G20杭州峰會碳中和項目得到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的支持。啟動儀式結束后,與會領導和代表還參觀了全球首個低碳主題科技館——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本次G20峰會碳中和項目的協辦單位,華東林交所一直致力于林業碳匯交易的探索和創新。2011年,經國家林業局同意,華東林交所和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先行開展全國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工作。阿里巴巴等10家企業通過華東林交所碳匯交易平臺,簽約認購中國首批14.8萬噸的林業碳匯指標,開創了中國林業碳匯交易之先河。
此后,華東林交所在林業碳匯交易方面又分別于2011年和2013年成功交易了全國首批
黑龍江伊春森林經營增匯
減排項目和浙江臨安農戶森林經營碳匯項目,豐富完善了林業碳匯交易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