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極端氣候變化能力亟待加強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日前表示,受2015至2016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助推,持續數十年的氣候變化趨勢達到了高峰。此次厄爾尼諾事件目前已經結束,但由溫室氣體導致的氣候變化并沒有消失,這意味著人們將面對更多熱浪、水災及熱帶氣旋帶來的潛在影響。
全球各地應對極端氣候的能力存在很大差異。發達國家基礎設施過硬,應急能力較強,因此受極端氣候的影響不是很大。相比之下,亞非拉一些國家由于經濟相對落后,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應對極端氣候變化的能力也比較弱。
法國《費加羅報》報道稱,全球氣溫升高,受害最嚴重的往往是弱勢群體和貧困社區。
在國家層面也是一樣,發達國家擁有足夠的財力物力應對氣候變化,而非洲一些國家則沒有能力獨自應對。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厄爾尼諾事件導致南部非洲遭遇嚴重旱情,1400萬人面臨糧食危機。根據聯合國環境計劃署發布的一份報告,到2050年,非洲需要500億美元資金用于應對氣候變化。在過去20年間,非洲年平均氣溫升高2攝氏度,對于該地區農業生產、食品安全、醫療衛生和飲用水供應構成了極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