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6-15 10:05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作者: 張博
中國企業碳披露2013問卷發放范圍覆蓋了全國十余個省市,包括首批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北京、天津、上海、湖北、廣東、深圳六省市以及試點區域之外的陜西、湖南、江蘇和四川。據中國碳交易網了解到,截至2013年10月31日,20家企業提交了問卷,其中有7家是碳試點企業。按行業分類,20家企業中,制造業超過半數,達11家,包括化工、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等子行業,其次是房地產、通信、酒店業,各2家,電力、金融和交通運輸業各1家。
碳排放數據是碳披露的核心內容。提交問卷的20家企業中,12家企業提供了2012年的碳排放數據,5家是碳交易試點企業,7家是非試點企業。值得一提的是,有3家非試點企業在專業碳核算咨詢機構指導下主動進行碳盤查,其中1家完成了第三方碳核證。據中國碳交易網了解到,20家樣本企業中,有超過七成的15家企業提供了2012年能源消費數據??傮w來看,多數企業尚未對自身碳排放建立嚴格的統計和監測系統,碳排放數據質量有待提高,相應地,企業需要碳核算和碳管理方面的培訓。
20家企業中,占半數企業從未參與過任何碳排放交易機制,有2家企業參與過清潔發展機制項目(CDM),1家參與過自愿減排交易(VER)。無論是否屬于碳試點范圍,多數企業對參與碳交易意愿強烈。
在信息公開度選擇上,有1家企業愿意公開回復的問卷內容,其余19家皆選擇了不公開。
結論及建議
民營企業對碳披露參與意識較強。非試企業主動披露,重視外部信息溝通。部分企業已通過年報、環境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等途徑披露過相關的碳排放信息,對碳披露一定的認識和經驗?,F階段,高能萬耗和高排放企業,包括碳交易試點企業對碳披露接受程度還很低。所披露的信息中,數據類信息質量普遍低于非數據類信息,信息的實質性有待提高。企業對碳披露持觀望態度,與政策和激勵不足、缺少行業碳核算方法和排放標準、企業內部缺乏碳管理專業人才有關。
碳披露的推動和普及,需多方合力,從碳披露制度建立、改進融資機制、交易平臺發揮引導和輔導作用、推動企業碳資產管理、加強企業能力培訓和輿論監督等方面多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