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第65版(中文版含附件)

2016-7-7 13:11 來源: 易碳家--中國碳交易網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


據悉,2016年7月7日,第65版《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中文版)(以下簡稱《年鑒》)今天在北京發布。

此前在倫敦的發布會上,BP集團首席執行官戴德立表示:“本期的《年鑒》已清楚表明,世界能源正再次經歷深刻變革。但就我們能源行業而言,這樣的變化不足為奇;過去65年的《年鑒》顯示全球能源格局始終處于持續變化中。作為能源行業,我們的任務是采取必要措施,確保在短期內業務的韌性,同時繼續通過投資來滿足未來的能源需求。”

的確,2015年全球能源依然處在變革之中。不過,由于全球經濟恢復疲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油價暴跌等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2015年全球能源市場依然有很多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

1、整體能源消費及價格變化情況:

201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保持低速增長:全球一次能源消費量增長僅1%,除2009年的衰退外,這是自1998年以來最低的全球增長。

2015年,所有化石燃料的價格在所有地區均下跌。按美元計算的原油價格錄得自1986年以來最大跌幅;所有地區天然氣價格均下跌,其中北美地區跌幅最大;全球煤炭價格已連續四年下跌。

2、石油:

石油仍是全球的主要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費的32.9%,其市場份額出現了1999年以來的首次增長。

2015年即期布倫特原油均價為52.39美元/桶:比2014年水平低了46.56美元/桶,也是2004年以來最低年均價。

全球石油產量增速連續兩年超過全球石油消費增速,達280萬桶/日,上升3.2%,是自2004年以來最快增速。

2015年全球原油和成品油貿易增長了300萬桶/日(+5.2%),錄得1993年以來最大增幅。

3、 天然氣:

2015年世界天然氣消費增加了1.7%:相比于2014年有顯著提高,但仍低于十年平均值2.3%;俄羅斯的天然氣消費增量為-5%,成全球最大消費量降幅;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市場份額為23.8%。

2015年全球天然氣生產增長2.2%:快于消費增速但低于其十年平均值2.4%;美國天然氣產量增長率達5.4%,是世界最大增幅;歐盟再次大幅減產,荷蘭錄得全球最大降幅(-22.8%)。

全球天然氣貿易在2015年開始反彈,增長3.3%;管道運輸量增長4%,主要原因是俄羅斯(+7.7%) 和挪威(+7%)的管道天然氣凈出口增長。

4、煤炭:

2015年煤炭消費的增長率創歷史新低:全球煤炭消費降低1.8%,遠低于其2.1%的十年平均增長率。

2015年全球煤炭產量降低4%,其中美國(-10.4%)、印度尼西亞(-14.4%)和中國(-2%)大幅減產。

2015年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降至29.2%,刷新自2005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就市場份額而言,煤炭(29.2%)保持第二大燃料的位置,卻是2015年唯一丟失全球市場份額的燃料。

5、可再生能源:

201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量創歷史新高: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了15.2%,稍低于其十年平均水平15.9%,但增量(+213太瓦時)創歷史新高, 這幾乎是全球發電量的全部增量。

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發電中占比達6.7%。值得一提的是,中國(+20.9%)和德國 (+23.5%)錄得可再生能源發電最大增量。

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2.8%,高于十年前的0.8%。

風能仍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最大來源(占比52.2%),德國錄得最大增量(+53.4%)。

太陽能發電增長32.6%,其中中國(+69.7%)、美國(+41.8%)和日本(+58.6%)的增幅最大。中國超越德國和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太陽能發電國。

全球生物燃料產量僅增長 0.9%,遠低于其十年均值 14.3%。

6、核能和水電

全球核能發電量增長1.3%,幾乎所有增長都來自中國(+28.9%)。中國已超越韓國成為第四大核能發電國;歐盟的核能發電量(-2.2%) 跌至1992年以來的最低紀錄。核能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為4.4%。

全球水力發電量增長1%,低于其十年均值3%。中國 (+5%)仍是世界最大水力發電國;同核能一樣,全球水電凈增長全部來自中國,盡管其增速不到歷史 平均值的一半。水力發電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的6.8%。

7、二氧化碳排放

2015年來自能源消費的二氧化碳排放僅增長了 0.1%,除2009年經濟衰退時期外,這是其1992年以來最低增速。該結果令人振奮,主要得益于能源消費增長放緩和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全球煤炭消費放緩被天然氣和非化石燃料增長部分抵消)。

美國(-2.6%)和俄羅斯(- 4.2%)排放量降低的絕對值最大,但印度(+5.3%)排放增幅最大。中國自1998年 以來首次出現排放量下降 。

點擊下載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