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碳市場635家碳排放管控單位主動履約
據了解,早在去年6月,
深圳市發改委就根據管控單位歷年的生產經營情況,將2015年度二氧化
碳排放配額進行預先分配。今年3月,管控單位開始委托碳
核查機構對碳排放報告進行核查,并在4月底前委托碳核查機構通過
碳交易信息系統向主管部門提交2015年度碳排放核查報告。從5月底開始,管控單位根據各自的碳排放情況,完成年度履約程序。一些碳排放超標的企業還可以進入深圳市
排放權交易所的碳交易系統,購買超出部分的配額。管控單位完成對應量的排放配額后,就可以進入交易所的注冊登記簿系統完成最后的履約程序。
在2014年首次履約期時,深圳碳交易管控單位的碳排放配額履約率達到99.37%;2015年第二次履約時,636家管控單位中只有兩家沒有按時履約,履約率達到了99.69%。與國內不少碳交易試點
市場由于受企業環保意識不強、
碳市場流動性不足等因素影響,存在一再推遲履約期限不同,深圳兩次履約均是在法定截止日之前完成的。
“今年碳交易管控單位履約積極性比去年高。”深圳市發改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有2家管控單位沒有按時足額提交配額完成2014年度碳排放履約義務,今年違約單位數量只有1家。
記者從《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已完成履約義務的管控單位名單》中獲悉,名單中既有深圳南天
電力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水龍崗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等公用事業性企業,也有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品牌企業,更有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偉碩電子(深圳)有限公司等行業內的新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