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推進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充分發揮三地比較優勢,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和承接,形成空間布局合理、產業鏈有機銜接、各類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的發展格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制定并發布《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根據《指南》,京津冀地區將構建“一個中心、五區五帶五鏈、 若干特色基地”(簡稱“1555N”)的產業發展格局,即打造一個科技創新中心,以“五區”(北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唐山曹妃甸區、滄州沿海地區、張承地區)為突破建設重要引擎,以京津走廊高新技術及生產性服務業產業帶、沿海臨港產業帶、沿京廣線先進制造業產業帶、沿京九線特色輕紡產業帶、沿張承線綠色生態產業帶等“五帶”為支撐優化區域布局,以“五鏈”(汽車、新能源裝備、智能終端、大數據和現代農業五大產業鏈)為特色形成區域優勢,并發展若干特色產業基地。
按照總體導向要求,京津冀各產業園區(基地)要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將承接新產業與淘汰落后產能、處置僵尸企業相結合,將謀求新發展與轉型升級相結合,合理確定主導產業和發展方向,做好園區發展規劃并同步開展規劃環境評價工作,引導相關產業向園區轉移集聚,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產業空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