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識,積極參與氣候變化教育,調整個人生活方式,減緩氣候變化對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影響,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積極行動攜手國內外多家民間組織,2012年啟動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教育工作項目。中國氣候變化教育項目(一期)于2015年8月圓滿結束,三年時間內圍繞項目目標開展了一系列針對初中階段的教師和學生的氣候變化能力建設活動。項目開發了中學生氣候變化教育教材、來自449 所學校的810 名教師接受了氣候變化教育教師培訓、全國32所試點學校參加了氣候變化創意競賽、建立了項目網站平臺、起草了氣候變化教育
政策建議。2016年5月27日中國氣候變化教育項目(二期)啟動會在
北京召開,經西安市未央區環保志愿者協會推薦
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第三中學封娟利老師做為一期項目學校優秀教師代表陜西參加本次啟動會。
為加強學校師生對氣候變化的認識,通過不斷了解氣候變化的產生與危害,提升師生應對氣候變化。2016年6月13日封娟利老師在學校領導支持下,啟動“校園應對氣候變化我能行”環保公益項目,項目通過豐富多彩的參與式、體驗式校園氣候變化教育課程,提高廣大師生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從身邊小事做起,為環境保護做貢獻。封娟利老師根據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中國氣候變化教育項目(一期)項目教材資料和課程開發理念,不斷鉆研設計氣候變化課程形式和內容。教育教學活動以“氣候的由來和氣候變化的困擾”為切入點,讓大家在圖文并茂的教學環境里學習環境的形成和討論氣候變化產生的危害,反思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方式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關系,在發現
問題后我們該如何行動?生動的講解、熱烈的討論、沉重的反思讓參與課程的同學們對氣候變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大家集思廣益,通過各種方式宣傳氣候變化,用黑板報、手抄報和廣告海報設計積極傳播氣候變化的故事,期待用點滴學習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踐行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
你看,全體老師及七年級五班全體同學和班主任高利娥老師的積極行動感染著每一個關注者。同學們每一筆鮮艷的色彩都描畫出青年學子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心聲,每一段警示文字和倡議都展現出莘莘學子熱愛自然保護家園的勇于擔當責任的氣概。
封娟利老師說:通過這次“校園應對氣候變化我能行”環保公益項目啟動活動,大大地提高了廣大師生的環境意識,使學生們深刻地認識到氣候變化的嚴峻形勢和艱巨任務?;顒咏Y束后學生們久久不愿離開會場。大家希望把教材中的每一課都上了,這樣的課堂太有意思了。同學們不斷在問到底是誰影響了氣候變化?這次活動課,簡直讓我大開眼界,沒想到我們身邊的這么多小事都和氣候變化有關,我們每個人都是氣候變化的制造者,也是氣候變化的受害者,我們現在就要改變,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做一個關注氣候變化,保護環境的負責任公民。
孩子們用愛和責任向世界宣告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夢想
西安市未央區環保志愿者協會項目顧問劉文化說:西安市長安區第三中學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學生素質教育和學校綜合發展,積極探索多渠道優教通路,不斷創新多平臺育人模式,強化辦學品質,為參與環境保護公益項目的學校樹立了典范。封娟利老師用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踐行教師使命,通過環境保護公益項目不斷提升淬煉自我,利用大量業余時間鉆研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先進的環境教育理念和方法,為渴望知識的孩子們傳播知識的行為,給參與公益項目的學校老師樹立了榜樣。希望大家多交流,互相學習,用最好的狀態為廣大師生服務,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盡力,為應對氣候變化創出中國模式,作出有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