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文件(粵環〔2016〕36號)

2016-6-7 00:04 來源: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文件
粵環〔2016〕36號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農村環境保護行動計劃(2014-2017年)》2016年年度實施計劃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順德區人民政府,省直有關單位:

根據省政府批準印發的《廣東省農村環境保護行動計劃2014-2017年)》,以及2015年實施情況,我廳組織編制了《〈廣東省農村環境保護行動計劃(2014-2017年)〉2016年年度實施計劃》,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環境保護廳反映。

附件:《廣東省農村環境保護行動計劃(2014-2017年)》2016年年度實施計劃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
2016年5月31日

(聯系人及電話:盧創新  020-87533082)

《廣東省農村環境保護行動計劃(2014-2017年)》2016年年度實施計劃

為持續推進我省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根據《廣東省農村環境保護行動計劃(2014-201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及《行動計劃》2015年實施情況,現制定2016年年度實施計劃。請各地、各部門按照任務和職責分工認真組織落實。

一、工作目標

——全面推進94個縣(市、區)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農村飲用水水質合格率穩定在62%以上。完成飲水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工作。
——全省各縣(市、區)全面建成一座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實現80%以上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
——全省完成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點達到90個以上,包括5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縣試點項目建設。
——完成20條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利部分)。
——完成我省的農業源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減排目標。完成世界銀行貸款廣東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牲畜廢棄物管理子項目80家建設。
——10項以上受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試點示范工程有階段性進展。
——完成2600個鄉村美化綠化示范村建設。

二、主要任務及分工

(一)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1.加強對農村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完成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在人類活動頻繁影響較大的一級水源保護區設置隔離防護設施。繼續推動開展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定期監測及周邊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工作。各地建立和完善鄉鎮飲用水源安全保障管理制度,加強對水源地周邊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農藥等的使用,杜絕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水利廳、農業廳、衛生計生委參與)

2.強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監管。以村村通自來水示范縣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94個縣(市、區)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以“整縣推進”落實縣級政府責任,強化縣級政府推動農村供水的統籌作用。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十三五”鞏固提升規劃編制,進一步完善我省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系統。加強農村供水設施建成后的管理,落實農村飲水安全行政首長負責制,組織開展對已建成的4129宗農村安全工程逐宗落實從水源、水廠、水質到用戶的管護措施。(省水利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國土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廳、衛生計生委、環境保護廳參與)

3.做好農村飲用水水質保障工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村水質監測網絡體系,不斷提升水質檢測能力和水質凈化處理工藝,建立水源水質檢測預警體系。(省水利廳牽頭,省衛生計生委參與)

(二)推進農村生活污染源治理。

4.統籌部署農村生活污染治理設施建設。編制《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科學制定建設目標。啟動粵東西北新一輪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用3年左右時間實行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全面規劃、全面覆蓋、不留死角”的目標。(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參與)

5.加快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建設。全面完成“一縣一場”建設任務,推行“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收運處理模式并進入常態化運營,推動市場化專業化方式開展農村保潔和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工作,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指引,通過分類示范推廣,實現80%以上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組織開展粵東西北地區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的驗收工作,完成對15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試點示范縣的驗收。(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參與)

6.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以PPP模式整縣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重點推動15個示范縣建設,并帶動其他縣區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新豐江、楓樹壩、白盆珠、南水、高州、鶴地等重要水庫和主要供水通道兩岸敏感區對水質影響較大的建制鎮基本完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在敏感區域和跨界重污染流域內連接水系的行政村因地制宜、分期分批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參與)

(三)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7.加快鄉村規劃編制。制定《廣東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十三五”規劃(2016-2020)》,創新鄉村規劃工作理念,印發《廣東省縣(市)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指引》和《廣東省村莊規劃建設指引》,指導各地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重點編制村莊規劃。繼續開展省級村莊規劃試點工作,深入開展‘三師’專業志愿者下鄉服務活動,提高村莊規劃的覆蓋率和編制質量。(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環境保護廳、水利廳、農業廳、衛生計生委參與)

8.大力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編制實施《廣東省農村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印發《廣東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技術指引》。深入實施“以獎促治”,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元,全面治理與重點整治并重,扎實推進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設施建設,整縣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積極推進15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縣試點項目建設,完成新豐、東源、博羅、蕉嶺、揭西等5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縣第一批試點項目建設,全省完成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點達到90個以上。(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參與)

9.加強農村小流域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建設計劃中尚未開工的29宗項目動工建設,新增完成20條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利部分)。(省水利廳負責)

(四)強化農業污染治理。

10.加快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各地按照《廣東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粵府〔2015〕131號)的要求,抓緊制定禁養區、限養區內畜禽養殖業清理整治方案,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珠三角區域須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現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落實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和利用設施,散養密集區實行畜禽糞便污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要實施雨污分流、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大力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設施建設,推動建設一批畜禽糞污原地收儲、轉運、固體糞便集中堆肥等設施和有機肥加工廠。繼續推進世界銀行貸款牲畜廢棄物管理項目建設,完成80家示范工程項目建設,進一步擴大示范工程實施范圍。完成國家下達我省的農業源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減排目標。(省農業廳牽頭,省環境保護廳參與)

11.大力推動農業清潔生產。制定實施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方案,繼續深化世界銀行貸款環境友好型種植業示范工程建設工作,開展第一批9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示范縣創建工作,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減肥增效技術,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重點抓好44個綠色防控示范區和6個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試點示范區建設,積極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省農業廳負責)

(五)開展耕地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

12.加強受污染耕地風險管控。加快推進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調查,建立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質量管理檔案和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分級管理地塊名冊。健全土壤環境質量與農產品質量例行監測制度,建立農產品產地污染監測預警機制。完成仁化縣董塘鎮重度污染基本農田土地利用調整補劃工作。(省農業廳負責,省國土資源廳參與)

13.推進土壤污染綜合治理和耕地修復試點示范。組織編制全省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配套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廣東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立法研究與起草工作,年底前完成條例草案。繼續推進《廣東省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方案》各項工作任務,開展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場地治理修復試點示范。按照環保部的統一部署,做好全省土壤環境污染狀況加密調查工作。(省環境保護廳負責、省國土資源廳、省農業廳參與)

(六)強化工礦企業監管。

14.嚴格工礦企業環境監管。出臺《廣東省環境保護督察辦法》(試行),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督察機制。以打擊惡意違法排污和弄虛作假行為、督促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為重點,繼續開展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活動。按照國家和省淘汰落后產能計劃安排,加快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工作,確保年底前完成清理任務。強化環境監管網格化機制。加強重點污染源的日常監管,出臺重點行業排污申報核查技術指南,完善在線監控日常值守制度。完善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和環境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監督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定期曝光環境違法企業和典型環境案件,強化企業自律和公眾參與。(省環境保護廳負責)

15.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工作。繼續實施《廣東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15-2020年)》。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管理辦法》,嚴格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嚴格執行《土地復墾條例》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促進全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工作落實到位。(省國土資源廳牽頭,省財政廳參與)

(七)推進農村生態示范建設。

16.深入開展生態示范建設。完善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指標體系,推動各地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落實省環境保護廳與順德區政府共建順德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建設年度工作計劃,在環境管理體制和經濟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試,積極推進生態鄉鎮和生態文明鄉鎮建設,以點帶面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省環境保護廳負責)

17.建設美麗宜居村鎮。繼續開展宜居示范村鎮、名鎮名村等各類試點示范建設,開展村莊綠化美化提升工程,創建綠色村莊,完成2016年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建設。結合嶺南水鄉和農耕文化特色,保護和恢復鄉土自然景觀和田園景觀,建成一批鄉土氣息濃郁、田園詩意縈繞的美麗村莊,及時總結推廣示范經驗,示范帶動改善全省農村人居環境。(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廳負責,省委農辦、林業廳參與)

(八)加強基層環境能力建設。

18.加強環境監察監測能力建設。繼續推進環境監測站及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縣級環境監察硬件達標率力爭達到70%以上。實施《2015-2020年廣東省農村環境監測方案》,對21個全國農村環境質量試點監測必測村莊開展監測。(省環境保護廳負責)

三、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辦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

省農村環境保護部門間聯席會議負責對農村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實施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各成員單位要密切配合,分工合作,按照各自職責,深入推進各項工作,特別對重點項目進行跟蹤。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要制定本地區年度實施計劃,明確細化任務和目標以及分工,切實抓好組織實施,確保2016年度行動計劃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二)強化督辦落實。
各地、各部門要建立行動計劃實施的監督考核機制,強化對《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的督查督辦。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不定期開展督導督辦,對實施進展緩慢的,將予以通報。
各地、省農村環境保護部門間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請于2016年12月底前將《行動計劃》年度實施情況報省環境保護廳,省環境保護廳將總結分析全省農村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召開省農村環境保護部門間聯席會議,通報各地、各部門2016年度農村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完成情況。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抄送:省政府辦公廳,各地級以上市環境保護局、深圳市人居環境委、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辦公室 
2016年5月31日印發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