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機構近日發表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威脅世界遺產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根據這份名為《氣候變化下的世界遺產與旅游業》的報告,全世界目前共有位于29個國家的31處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面臨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嚴重威脅,它們大多由于氣溫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多發氣象災害、日益嚴重的干旱現象以及更長的野火季而變得脆弱。
報告還記錄了氣候變化對標志性旅游景點的影響,如威尼斯、美國史前巨石柱、加拉帕哥斯群島以及其他一些諸如南非的弗洛勒角、哥倫比亞的港口城市喀他赫納以及位于日本的知床國立公園等世界遺產地。
報告主要撰稿人、憂思科學家聯盟氣候與能源項目副主任亞當·瑪卡姆說:“目前氣候變化對世界遺產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復活節島上的一些塑像正因海岸侵蝕而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危險。由于氣候的變化,很多世界上重要的珊瑚礁,包括那些在西太平洋的新咯里多尼亞海島在內的珊瑚礁,都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珊瑚白化威脅。氣候變化甚至會逐漸讓一些世界遺產失去價值。”
教科文組織強調,實現巴黎氣候峰會提出的目標,將全球氣溫每年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將對為我們和后代保護世界遺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鑒于世界遺產必須具備“突出的普遍價值”,報告就此建議,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將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前,應該認真考量氣候變化是否會對入選景點產生潛在威脅這一因素。
截至目前,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共列入了1031處“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遺址,包括802處文化遺址、197處自然遺址以及32處混合遺址。